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3093
CN 21-1328/TG
创刊于 1987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20年, 第3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论文
长期时效对20Cr1Mo1VTiB螺栓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赵孟雅, 彭涛, 赵吉庆, 杨钢, 杨滨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21-327.   DOI: 10.11901/1005.3093.2019.361
摘要   HTML   PDF (11615KB)

对20Cr1Mo1VTiB螺栓钢进行拉伸和冲击实验、TEM和SEM观测并测量其XRD谱,研究了其在500℃进行0~2000 h时效处理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原板条状贝氏体分成若干个包体,其平均尺寸由时效前的14 μm减小到时效2000 h后的9 μm。在0~2000 h时效过程中碳化物尺寸没有明显增大,主要析出相VC和TiC弥散分布在晶内、板条界和板条内。VC相呈椭球状,随时效时间的延长TiC相由长条状变为方形。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贝氏体板条的边界逐渐模糊,时效2000 h后板条的宽度明显增加。在长时间时效过程中20Cr1Mo1VTiB螺栓钢的力学性能没有大幅度的变化而保持着较高的值,表明其可在高温下长期使用。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Cr-Ni系不锈钢在热老化和退火过程中铁素体调幅分解的相场法研究
史佳庆, 薛飞, 彭群家, 沈耀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28-336.   DOI: 10.11901/1005.3093.2019.456
摘要   HTML   PDF (2267KB)

用基于Cahn-Hilliard方程的相场法研究了Fe-Cr-Ni系不锈钢中的铁素体在热老化和后续退火过程中调幅分解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热老化过程中调幅分解生成相连的网络状α'相,调幅分解引起的Cr成分波动的波长和振幅都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α'相逐渐溶解而Cr成分波动的振幅迅速减小,但是波长继续增大。还讨论了热老化时的调幅分解对铁素体纳米压痕硬度的影响以及退火温度对调幅分解回复(α'相溶解)所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素体的纳米压痕硬度主要与调幅分解的振幅有关,且随着振幅的增大而提高。同时,提高退火温度能显著缩短调幅分解回复所需的时间,退火回复时间与退火温度之间有Arrhenius形式的关系。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淬火冷却速率对6082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静, 徐国富, 李耀, 李芳芳, 黄继武, 彭小燕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37-344.   DOI: 10.11901/1005.3093.2019.382
摘要   HTML   PDF (6400KB)

采用末端淬火(JEQ)实验、使用JMatpro7.0模拟软件并结合硬度、拉伸性能测试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研究了轨道交通用6082铝合金的淬火敏感性。结果表明:(1)由JMatpro7.0模拟得到的TTT曲线表明,6082铝合金的淬火敏感温度区间为220~425℃,ββ''相的鼻尖温度为375℃。合金的CCT曲线表明,为了抑制淬火过程中β'(亚稳相)的析出,合金的淬火冷却速率必须大于6℃/s;(2)随着末端淬火距离D的增大6082铝合金的时效态硬度和强度下降,淬透深度为23 mm;(3)随着淬火冷却速率的降低淬火诱导析出相β在异质形核点α-(AlMnFeSi)相上优先析出,在后续的时效过程中β相长大并吸收周围的溶质原子,晶内时效析出强化相β''减少;(4)慢冷过程中,晶界附近的空位浓度降低,晶界的无沉淀析出带(PFZ)变宽。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氧化石墨烯改性环氧隔热涂层的耐蚀和隔热性能研究
梁新磊, 刘茜, 王刚, 王震宇, 韩恩厚, 王帅, 易祖耀, 李娜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45-352.   DOI: 10.11901/1005.3093.2019.543
摘要   HTML   PDF (2269KB)

用氧化石墨烯(GO)浓缩浆分散法制备GO改性环氧隔热涂层,在浓度(质量分数)为3.5% 的NaCl溶液(50℃)中进行腐蚀实验并测试其腐蚀前后的隔热性能。432 h的腐蚀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用0.5%(质量分数) 的GO改性显著提高了涂层低频阻抗,涂层的耐蚀性优于无GO改性和1.0% GO改性的涂层;SEM分析结果表明,用0.5%和1.0% GO改性的隔热涂层腐蚀432 h后表面形貌完好,涂层/基体界面处没有出现裂纹和腐蚀产物,而未经GO改性的涂层出现了明显腐蚀破坏。腐蚀试验前,0.5%、1.0% GO改性的涂层与没有改性的涂层的隔热性能没有明显的区别;腐蚀432 h后涂层对250℃热源分别降温98℃、123℃、115℃,粘结强度分别降低了3.9、1.0、2.3 MPa。实验结果表明,用0.5% GO改性的涂层耐蚀和隔热性能最好。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53(Al)-F127对双酚A的吸附性能
孙玥, 李大伟, 魏取福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53-360.   DOI: 10.11901/1005.3093.2019.466
摘要   HTML   PDF (1928KB)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具有介孔结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53(Al)-F127,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等手段表征其形貌和结构,探究其对双酚A(BPA)的吸附性能并与微孔结构的MIL-53(Al)对比,研究了吸附剂的含量、pH以及温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结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53(Al)-F127对双酚A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pH值为6、温度为30℃条件下MIL-53(Al)-F127在20 min左右达到最大平衡吸附量为27.2 mg/g,去除率达到92%。其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曲线。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iC泡沫陶瓷/球墨铸铁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气固两相流冲蚀性能
万伟, 曹小明, 张劲松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61-367.   DOI: 10.11901/1005.3093.2019.167
摘要   HTML   PDF (4324KB)

将SiC泡沫陶瓷氧化后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SiC泡沫陶瓷/球墨铸铁(DI)双连续相复合材料(SiCfoam/DI)。使用气固两相流冲蚀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了冲蚀时间(t)、粒子速度(ν)和冲蚀角度(α)对SiC颗粒/球墨铸铁复合材料(SiCp/DI)、SiCfoam/DI复合材料和DI冲蚀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冲蚀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冲蚀时间的增加三种材料的冲蚀速率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随着粒子冲击速度的提高DI的冲蚀速率逐渐增加,冲蚀速率与ν2.95成正比;在冲击速度小于87.5 m/s时SiCp/DI和SiCfoam/DI复合材料的冲蚀速率相近,冲击速度大于87.5 m/s时SiCp/DI复合材料的冲蚀速率明显地比SiCfoam/DI复合材料的高。随着冲蚀角度的增大DI呈现出脆性材料的冲蚀特征,SiCp/DI和SiCfoam/DI表现出典型的塑性材料的冲蚀特征,最大冲蚀速率对应的冲蚀角为45°。低角度时DI的冲蚀机理为微切削,高角度时为冲蚀坑和微裂纹。用高速粒子冲击时,由于SiC泡沫陶瓷的整体增强作用和阴影保护效应,SiCfoam/DI比SiCP/DI和DI具有更高的抗冲蚀磨损性能。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白云鄂博尾矿含量对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和性能的影响
宋雪, 李亚凡, 任杰, 钟曜宇, 张红霞, 欧阳顺利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68-378.   DOI: 10.11901/1005.3093.2019.472
摘要   HTML   PDF (8917KB)

以白云鄂博某尾矿为主要原料、以Cr2O3为晶核剂制备尾矿微晶玻璃,使用DSC、XRD、SEM、TEM以及Raman光谱等手段对其表征并测试其析晶特性、抗折强度、维氏硬度和耐酸性,研究了尾矿含量对其析晶特性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由辉石相和钙铝黄长石相构成,其中晶核剂Cr2O3因形成尖晶石晶核诱导辉石相析出。随着尾矿含量的提高微晶玻璃的力学和耐腐蚀特性呈现降低的趋势。其原因是,尾矿含量的提高使CaO的含量过高,在晶体的生长过程中滑动和迁移受阻进而在微晶玻璃中产生空洞和缺陷。同时,微晶玻璃中钙铝黄长石相/辉石相比例增大也不利于其性能的提高。白云鄂博尾矿中共生的稀土元素在晶界处形成铈钙硅石第二相,可减小晶界面积并降低晶界总能量,有助于提高微晶玻璃的力学和耐腐蚀性能。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超薄四面体非晶碳膜的结构和性能
许世鹏, 王华, 陈维铅, 李玉宏, 李玉军, 汪爱英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79-384.   DOI: 10.11901/1005.3093.2019.265
摘要   HTML   PDF (1767KB)

使用磁过滤阴极真空电弧(FCVA)技术制备不同厚度的超薄四面体非晶碳膜(ta-C),研究了表征和测量超薄ta-C碳膜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方法以及膜厚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仪验证椭圆偏振光谱仪联用分光光度计表征膜厚度的可靠性并测量了膜密度;用拉曼谱分析薄膜的内在结构,验证用椭偏联用分光光度计表征sp3 C含量的可靠性;用Stoneys公式计算了薄膜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薄膜的厚度由7.6 nm增大到33.0 nm其沉积速率变化不大,为1.7±0.1 nm/min;根据椭偏联用分光光度计的表征结果,薄膜中sp3 C的含量逐渐减少,拓扑无序度降低,与拉曼谱的表征结果一致;厚度为7.6 nm的超薄ta-C碳膜中p3 C的含量最高;随着厚度的增大薄膜中的残余压应力从14 GPa降低到5 GPa;厚度为11.0 nm的薄膜主体层密度最大,为3070 kg/m3,致密性较好;厚度对薄ta-C碳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用椭偏和分光光度计测量超薄ta-C碳膜的厚度和表征显微结构是可行的,X射线反射法可用于测量超薄ta-C碳膜密度和表面粗糙度,但是对薄膜的质量要求较高。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容量锂电池负极材料TiNb2O7的合成及其机理
谢礼兰, 杨冬升, 凌静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85-391.   DOI: 10.11901/1005.3093.2019.568
摘要   HTML   PDF (4315KB)

将TiNb2O7的前驱体在不同温度(400℃、800℃、900℃、1000℃和1100℃)煅烧,用固相合成法制备TiNb2O7负极材料并对其样品进行了TG-DSC、XRD和SEM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900℃煅烧前驱体,锐钛矿与Nb2O5反应的主要产物为Ti2Nb10O29。Ti2Nb10O29与金红石反应生成了TiNb2O7,生成纯单斜相TiNb2O7的最佳条件为在1100℃煅烧6 h。TiNb2O7负极材料在0.2C电流密度时初始容量为278.4 mAh/g,初始库伦效率为82.9%。TiNb2O7具有良好的倍率容量,在1C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9%。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循环流速对磁化铜电解过程的影响
姚夏妍, 赵芸芸, 王军辉, 牛永胜, 鲁兴武
材料研究学报. 2020, 34 (5): 392-400.   DOI: 10.11901/1005.3093.2019.462
摘要   HTML   PDF (5816KB)

用磁场的协同作用改善Cu2+的扩散性能和强化铜电解的自净化过程,使阴极铜的质量提高。从离子磁性和离子水合作用的角度,进行不同流速下强磁场磁化铜电解液的实验,研究了洛伦兹力和磁场梯度力对Cu2+扩散性能、杂质离子浓度和阴极铜表观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垂直取向磁场和水平取向磁场强化铜电解的机理。结果表明:磁场能强化对流、减弱氢键缔合程度、降低离子水合作用、提高体系能量、促进Cu2+扩散性能和砷锑铋等杂质离子的沉降速度,从而提高电解液的清晰度和增强阴极铜表观质量;但是,磁场增加微气泡和溶解氧量并随着循环流速的提高而增大,使电解液表面张力增大而导致磁场的协同作用失效。在磁化铜电解过程中,存在一个提高阴极铜质量的最佳循环流速。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