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3093
CN 21-1328/TG
创刊于 1987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24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上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论文
铝粉粒径和热压温度对15%SiC/2009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边鹏博, 韩修柱, 张峻凡, 朱士泽, 肖伯律, 马宗义
材料研究学报. 2024, 38 (6): 401-409.   DOI: 10.11901/1005.3093.2023.125
摘要   HTML   PDF (26584KB)

将不同粒径(13 μm和32 μm) 的Al粉在不同温度用粉末冶金加热挤压工艺制备出复合材料15%SiC/2009A1,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表征,研究了Al粉的粒径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小粒径Al粉在任一温度热压制备的复合材料其强塑性都优于用大粒径Al粉的材料。其原因有:一,大粒径Al粉使SiC颗粒分布不均匀;二,在用大粒径Al粉制备的复合材料中Cu、Mg元素扩散不均匀,与引入的Fe、O元素生成大尺寸难溶相;三,用大粒径Al粉制备的复合材料中SiC颗粒与铝基体的界面结合较弱(尤其是热压温度较低时),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大量SiC颗粒与铝基体脱粘。用两种粒径Al粉制备的复合材料,随着热压温度的变化其断裂方式不同。用小粒径Al粉在不同温度热压制备的复合材料,其断裂方式均为铝基体的韧性撕裂和SiC颗粒断裂。用大粒径Al粉制备的复合材料低温热压时其断裂方式为SiC-Al界面脱粘,热压温度提高可改善界面结合,使断裂方式变为铝基体的韧性撕裂和SiC颗粒断裂。热压温度为580℃用两种粒径Al粉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尤其是用小粒径Al粉制备的材料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56 MPa、381 MPa,延伸率达到9.2%。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氟化六方氮化硼的制备及其作为水基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王伟, 常文娟, 吕凡凡, 解泽磊, 于呈呈
材料研究学报. 2024, 38 (6): 410-422.   DOI: 10.11901/1005.3093.2023.383
摘要   HTML   PDF (26848KB)

对NH4F氟源进行恒温磁力搅拌和球磨辅助氟化,制备出氟化氮化硼纳米片(F-BNNSs),在接触Ti6-Al-4V(TC4)/GCr15的条件下研究了六方氮化硼纳米片(h-BNNSs)和氟化氮化硼纳米片(F-BNNSs)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h-BN与NH4F的质量比从1∶2提高到1∶4这种水基润滑添加剂的平均摩擦系数先由0.3135降低到0.1435然后提高到0.2177。h-BN与NH4F的质量比为1∶3时的F-BNNSs12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比h-BNNSs分别降低了55%和75%。基于磨损痕迹的分析结果表明,F-BNNSs12良好的减磨耐磨性能可归因于:1、纳米片层间相互作用的减弱使相对滑动变得容易;2、F-BNNSs12的不相称纳米棒-纳米片结构形成滚动摩擦使其润滑性能良好;3、F-BNNSs12沉积在摩擦副表面生成不连续的润滑膜,避免了与摩擦副的直接接触。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二维层状ZnNiAl-LDH负载氧化亚铜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性能
郭智楠, 赵强, 李淑英, 王俊丽, 许琳, 尚建鹏, 郭永
材料研究学报. 2024, 38 (6): 423-429.   DOI: 10.11901/1005.3093.2023.328
摘要   HTML   PDF (5550KB)

用沉淀法将ZnNiAl-LDH掺杂在Cu2O中制备出一种可见光光催化剂。用这种催化剂可见光降解四环素(TC),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这种ZnNiAl-LDH/Cu2O的催化活性比纯Cu2O的更高,掺杂7%ZnNiAl-LDH的ZnNiAl-LDH/Cu2O光催化剂其降解活性最优,在50 min内能将TC降解89.6%。这表明,ZnNiAl-LDH/Cu2O催化剂对TC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较高。7%ZnNiAl-LDH/Cu2O具有较高光降解效率的原因是,在Cu2O与ZnNiAl-LDH之间高效的界面电荷转移和协同作用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氮掺杂碳纳米管原位封装磁性粒子异质结构(Fe3O4@NCNTs)及其轻质宽频吸波性能
徐东卫, 张明举, 申志豪, 夏晨露, 徐京满, 郭晓琴, 熊需海, 陈平
材料研究学报. 2024, 38 (6): 430-436.   DOI: 10.11901/1005.3093.2023.366
摘要   HTML   PDF (10496KB)

用一步热解工艺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管原位封装金属粒子异质结构(Fe3O4@NCNTs),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表征其结构和物相组成,基于同轴法测试其电磁参数并用Matlab模拟反射损耗。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和原料比例对氮元素掺杂磁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当原料比例(金属盐/碳源)为2∶1时,煅烧温度为750℃、低填充量为10%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优异的吸波性能,其最小反射损耗(RLmin)为-57.7 dB,匹配厚度为2.0 mm时,有效吸收带宽(EAB)达到6.4 GHz。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温氦离子辐照对钨表面形貌的影响
崔运秋, 牛春杰, 吕建骅, 倪维元, 刘东平, 鲁娜
材料研究学报. 2024, 38 (6): 437-445.   DOI: 10.11901/1005.3093.2023.291
摘要   HTML   PDF (16325KB)

用He离子在高于2000 K的温度辐照高纯钨样品,研究了辐照参数对W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00 K辐照后W样品的表面出现明显的氦泡生长引起的表面肿胀。随着氦离子剂量的提高氦泡破裂并产生表面孔洞,表面肿胀逐渐发展成交联的类似珊瑚状的钨丝状结构;随着离子能量的增大氦离子注入W样品的深度增大,促进了表面钨丝状结构的生长。辐照温度从2100 K提高到2400 K,表面自间隙钨原子的扩散增强,抑制了表面肿胀和钨丝状结构的生长,甚至使钨丝状结构退化。氦离子剂量和离子能量的增加都促进高温氦离子辐照后W材料表面钨丝状结构的产生和演变,而提高温度的影响则与其相反。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新型热镀锌双相钢的合金成分对界面层和镀层结构的影响
李沅沅, 梁健, 熊自柳, 苗斌, 田秀刚, 齐建军, 郑士建
材料研究学报. 2024, 38 (6): 446-452.   DOI: 10.11901/1005.3093.2023.424
摘要   HTML   PDF (6181KB)

用对粘方式制备热镀锌双相钢DP980样品,用TEM表征其截面,用TEM结合电子衍射和EDS表征其界面层结构和镀锌层结构并构建其空间关系。结果表明,与DP780在退火阶段合金元素Mn的外氧化不同,DP980主要发生内氧化和Cr元素与Mn元素的竞争性氧化,界面层中较少的MnO促进热镀锌过程中的Fe-Al反应而生成了连续致密的Fe2Al5抑制层,抑制了镀锌阶段的Fe-Zn反应而使DP980具有较好的热镀锌性能。同时,这种结构使弥散分布在镀锌层中的η-Zn基体生成Fe3Zn10纳米晶而避免生成有较大脆性Fe-Zn相的镀层结构,使DP980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空FeS2/NiS2/Ni3S2@NC立方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刘莹, 陈平, 周雪, 孙晓杰, 王瑞琪
材料研究学报. 2024, 38 (6): 453-462.   DOI: 10.11901/1005.3093.2023.261
摘要   HTML   PDF (11621KB)

以Cu2O立方体为自牺牲模板,进行协同刻蚀-沉淀(CEP)路线、高温煅烧、聚多巴胺(PDA)涂层包覆和高温硫化,制备出中空FeS2/NiS2/Ni3S2@NC纳米立方体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CEP路线并引入Ni和Fe金属元素,制备过程较为简单和安全。这种材料的中空立方体结构,能抑制体积膨胀和减小锂离子嵌入脱出产生的机械应力。引入N掺杂碳层(NC)能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更好地维持立方体结构。在电流密度为0.2 A·g-1的条件下经过100次循环后,FeS2/NiS2/Ni3S2@NC纳米立方体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保持在899.4 mAh·g-1,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3.0 A·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427.5 mAh·g-1)。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Mn掺杂对(Y0.4Er0.6)3Al5O12 热障涂层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导热性能的影响
王俊, 王炫力, 刘爽, 宋蕊, 宋希文
材料研究学报. 2024, 38 (6): 463-470.   DOI: 10.11901/1005.3093.2023.415
摘要   HTML   PDF (11102KB)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Y0.4Er0.6)3(Al1 - y Mn y )5O12 (y = 0,0.02,0.04,0.06,0.08,0.1)陶瓷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及Rietveld精修、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导热仪等手段对其表征,研究了Mn掺杂对其微观结构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0.4Er0.6)3(Al1 - y Mn y )5O12陶瓷材料均为单一的YAG相,随着Mn掺杂量的提高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先减小后增大,Mn2+逐渐占据晶胞中的Al3+位置但是Y3Al5O12的晶体结构不变;Mn掺杂使(Y0.4Er0.6)3(Al1 - y Mn y )5O12陶瓷材料的热导率显著降低,y = 0.06的陶瓷材料热导率最低,在1100℃热导率约为1.38 W/(m·K),比纯YAG陶瓷的热导率(2.1 W/(m·K))降低了约34.6%。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玻璃纤维基隔热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对中子的屏蔽性能
吴倩芳, 何群, 常兵, 全宇鑫, 胡敬文, 李赛赛, 曹迎楠
材料研究学报. 2024, 38 (6): 471-480.   DOI: 10.11901/1005.3093.2023.294
摘要   HTML   PDF (25609KB)

以玻璃纤维和玻璃颗粒为主要原料、以Isobam-104为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发泡剂、氧化钆为中子屏蔽填料,用泡沫凝胶注模法制备玻璃纤维基隔热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热导率的影响以及氧化钆的含量对其理化性能和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从700℃提高到800℃,使多孔陶瓷的强度、体积密度和热导率显著提高、气孔率降低,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从0.75和0.3 MPa提高到10.7和5.1 MPa,热导率从0.075 W/(m·K)提高到0.28 W/(m·K)。热处理温度为750℃的材料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开口气孔率和热导率分别为1.4 MPa、2.1 MPa、79.8%和0.11 W/(m·K)。氧化钆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从0提高到6%,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度逐渐降低、对中子的屏蔽效率逐渐提高。氧化钆添加量为6.0%的多孔陶瓷其抗折强度仅为0.63 MPa,抗压强度为0.86 MPa,中子屏蔽率为50.8%,热中子屏蔽率高达82.9%,但是不影响多孔陶瓷的热导率。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