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材料研究学报  2003, Vol. 17 Issue (1): 112-112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分散聚合反应中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的因素
张凯; 傅强; 江璐霞
四川大学
引用本文:

张凯; 傅强; 江璐霞 . 分散聚合反应中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的因素[J]. 材料研究学报, 2003, 17(1): 112-112.

全文: PDF(1100 KB)  
摘要: 采用分散聚合反应制备出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研究了在分散聚合反应中多种因素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分散稳定剂用量的增加使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 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使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则增大. 分散稳定剂和单体用量是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 反应介质极性的加强使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 而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则使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 但是反应介质的极性和反应温度对粒径分布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聚苯乙烯微球分散聚合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00-01-01     
[1] 叶姣凤, 王飞, 左洋, 张钧翔, 罗晓晓, 冯利邦. 兼具高强度、高韧性和自修复性能的环氧树脂改性热可逆聚氨酯[J]. 材料研究学报, 2023, 37(4): 257-263.
[2] 李瀚楼, 焦晓光, 朱欢欢, 赵晓欢, 矫庆泽, 冯彩虹, 赵芸. 支链含氟聚酯的合成和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3, 37(4): 315-320.
[3] 马逸舟, 赵秋莹, 杨路, 裘进浩. 热塑型聚酰亚胺/聚偏氟乙烯全有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介电储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3, 37(2): 89-94.
[4] 殷洁, 胡云涛, 刘慧, 杨逸霏, 王艺峰. 基于电沉积技术构建聚苯胺/海藻酸膜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 材料研究学报, 2022, 36(4): 314-320.
[5] 申延龙, 李北罡. 磁性氨基酸功能化海藻酸铝凝胶聚合物的制备及对偶氮染料的超强吸附[J]. 材料研究学报, 2022, 36(3): 220-230.
[6] 龙庆, 王传洋. 不同碳黑含量PMMA的热降解行为和动力学分析[J]. 材料研究学报, 2022, 36(11): 837-844.
[7] 蒋平, 吴丽华, 吕太勇, José Pérez-Rigueiro, 王安萍. 蜘蛛大壶状腺丝的反复拉伸力学行为和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2, 36(10): 747-759.
[8] 鄢俊, 杨进, 王涛, 徐桂龙, 李朝晖. 有机硅油改性水性酚醛的制备及其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9): 651-656.
[9] 张昊, 李帆, 常娜, 王海涛, 程博闻, 王攀磊. 羧酸型接枝淀粉吸附树脂的制备和对染料的去除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6): 419-432.
[10] 孙丽颖, 钱建华, 赵永芳. AgNWs-TPU/PVDF柔性薄膜电容传感器的制备和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6): 441-448.
[11] 唐开元, 黄洋, 黄湘舟, 葛颖, 李娉婷, 袁凡舒, 张威威, 孙东平. 碳化细菌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甲醇电催化中的应用[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4): 259-270.
[12] 苏晨文, 张婷玥, 郭丽伟, 李乐, 杨苹, 刘艳秋. 用于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硫醇-烯水凝胶的制备[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12): 903-910.
[13] 张向阳, 章奇羊, 汤涛, 郑涛, 柳浩, 刘国金, 朱海霖, 朱海峰. 基于MOFs的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11): 866-872.
[14] 万里鹰, 肖洋, 张伦亮. 基于热可逆Diels-Alder动态共价键PU-DA体系的制备和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10): 752-760.
[15] 张翠歌, 胡良, 卢祖新, 周佳慧. 基于海藻酸自组装胶体粒子的制备及其乳化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10): 76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