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材料研究学报    DOI: 10.11901/1005.3093.2024.145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热轧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结合界面电解腐蚀毛细效应反应机理
李海斌1,徐惠婷1,吕海波2,帅美荣2
1.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科技大学
2. 太原科技大学
Electrolytic Polishing Capillary Effect Reaction Mechanism Research on Bonding Interface of Hot Rolled Carbon Steel /Stainless Steel
引用本文:

李海斌 徐惠婷 吕海波 帅美荣. 热轧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结合界面电解腐蚀毛细效应反应机理[J]. 材料研究学报, 10.11901/1005.3093.2024.145.

全文: PDF(17563 KB)  
摘要: 本文针对复合板界面的氧化失效问题,研究了两道次真空热轧Q235碳钢/304不锈钢复合板结合界面以及奥氏体侧晶界在电解抛光后的形貌演变,同时结合复合界面微孔电解过程反应机理,深入探究不同轧制工况下的界面元素分布、微孔洞生长、晶界能以及气体压力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双道次轧制压下率为30%/10%时,界面几乎无微孔洞缺陷,界面氧含量7%;同时奥氏体晶界电解后形成凹槽,晶界宽度约2μm。当第二道次压下率增至20%和25%,奥氏体晶界宽度分别减小至约1.8μm和1.3μm,晶界能随之降低。当双道次轧制压下率为35%/25%时,奥氏体晶界宽度又增长至1.5μm。结合界面区不锈钢表层的孔洞以及奥氏体晶界电解后形成连接凹槽,内部物质氧含量高达40%左右,这主要归功于界面微孔毛细效应致使孔洞内壁快速发生电化学氧化效应,反应速率与析出气体的压力值呈正相关,与微孔直径呈负相关;且孔洞数量越多,腐蚀越快,形成平行于轧向的凹槽越宽。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毛细效应附加压力晶界能量    
Key wordsStainless steel composite plate    capillary effect    additional pressure    grain boundary energy
收稿日期: 2024-04-01     
ZTFLH:  TH142.1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范金辉, 李鹏飞, 梁晓军, 梁建平, 徐长征, 蒋力, 叶祥熙, 李志军. 镍-不锈钢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界面的结合机制[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7): 4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