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3093
CN 21-1328/TG
创刊于 1987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92年, 第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2-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论文
Fe-Mn-Al系相图的实验测定
徐乐英;郭延风;梁国军;李依依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185-189.  
摘要   PDF (839KB)
用电子探针微分析方法测定了Fe-Mn-Al 系富Fe 角的五个等温截面,研究了碳对相界的影响。800℃时得到了α+γ+β三相区。碳能使γ相区扩大,高温时效果更显著。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大电流多脉冲对α-Ti低周应变循环的软化作用
马常祥;赖祖涵;王道远;刘勃然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190-194.  
摘要   PDF (920KB)
本文研究了α-Ti 低周应变循环受大电流多脉冲的作用。结果发现,在应变循环初期,不通电的试样先发生循环软化,接着又发生硬化,出现了循环硬化峰;通电的试样只发生循环软化,无硬化峰。用电致塑性对此现象作了解释。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Ni-Zr非晶合金
李谷松;苗卫方;李淑苓;丁炳哲;王景唐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195-198.  
摘要   PDF (894KB)
用Spex 8000 Mixer/Mill 球磨机对Ni-30at.-%Zr 混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观察了粉末的金相组织,测定了粉末的硬度和平均直径,确定了粉末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经24h 研磨后,粉末的层状组织消失,成为均匀的单相非晶合金,非晶漫射峰在45°(2θ)附近出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Ni-Cr(Mo,Cu)合金的腐蚀磨损行为
姜哓霞;李诗卓;陶冬东;杨景祥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199-203.  
摘要   PDF (1148KB)
用自制的销环式腐蚀磨损试验机测定了Fe-Ni-Cr(Mo,Cu)合金在20%H_2SO_4溶液中腐蚀、阴保、钝化及过钝化等电位区的腐蚀磨损-载荷关系,用SEM 观察了磨痕。结果表明,材料流失量远大于18-8不锈钢,而且主要是磨损造成的。合金中Ni 的含量高,降低了形变强化能力,是耐磨性下降的原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材料参数及静水压力对超塑性胀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陈积伟;胡平;连建设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04-208.  
摘要   PDF (367KB)
本文将含有变形损伤的本构关系引入刚粘塑性有限元程序,用于超塑性胀形的数值分析,讨论了应变速率敏感性,孔洞长大及静水压对极限成形应变的影响,并与文献发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气相蒸发法合成Cu超微粒子
徐坚;孙秀魁;陈文绣;范学书;魏文铎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09-213.  
摘要   PDF (1055KB)
本工作采用在惰性气氛中蒸发冷凝金属蒸汽的方法,合成出纳米尺寸的Cu 超微粒子,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Cu 粒子的结构及形貌,讨论了有关合成工艺参数对Cu 粒子的形态、大小及尺寸分布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冷加工对氢在纯 Ni 中渗透和扩散行为的影响
王昆林;董志娟;朱允明;徐坚;孙秀魁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14-217.  
摘要   PDF (297KB)
本工作采用超高真空气相氢渗透技术,在140—400℃温度范围内,测定了氢在纯Ni(不同冷变形量)中的渗透率、扩散系数和溶解度常数,研究了冷加工对氢渗透和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指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氢在纯Ni 中的渗透率和扩散系数均遵循Arrhenius 方程,纯Ni 的冷加工对氢渗透和扩散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u-Ni合金海水暴露腐蚀产物AES和XPS深度剖析
朱小龙;林乐耘;严宇民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18-222.  
摘要   PDF (511KB)
考察了两种Cu-Ni 合金实际海水暴露不同阶段腐蚀产物膜的变化,应用AES 和XPS 进行深度剖析。结果表明,保护性腐蚀产物膜薄而均匀,且与基体结合牢固。在该膜外侧发现了FeOOH,从而证实了Fe 的氢氧化物在膜的表面偏聚的假设。作者提出该水合氧化铁通过阻止Ni 的流失促进Ni 在腐蚀层中富集。非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疏松而且粘附性差。前一种膜借助于直接氧化方式形成,后者则是由溶解的物质沉淀和重新沉积途径形成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气体渗碳过程表面碳浓度增长的数学模型
阎牧夫;刘志儒;祖国成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23-226.  
摘要   PDF (253KB)
本文研究了气体渗碳过程中表面碳浓度生长动力学,建立了表面碳浓度增长的教学模型。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测量断口分维的周长-最大直径方法
穆在勤;龙期威;康雁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27-231.  
摘要   PDF (328KB)
本文提出了测量断口分维的周长—最大直径方法,并与周长—面积方法进行了对比。当测量码尺很小时,两种方法所测分维比较接近,当测量码尺增加时,周长—面积方法所测分维有下降趋势,而周长—最大直径方法所测分维比较稳定。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Mg合金的晶界内耗
吴晓平;张立德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32-235.  
摘要   PDF (280KB)
研究了退火、淬火状态下Al-Mg 合金的晶界内耗。实验表明,随Mg 含量的增加,晶界内耗峰的峰宽和弛豫强度单调下降,峰位开始移向高温,后又移向低温;高温淬火处理能压低Al-2.4wt-%Mg的晶界峰,但对其它低Mg 含量试样不敏感,一定温度的保温能使压低的晶界峰回升。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离子束增强反应磁控溅射AIN膜的组织结构及光学特性
王浩;黄荣芳;洪瑞江;吴杰;闻立时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36-240.  
摘要   PDF (586KB)
对离子束增强反应磁控溅射低温沉积AIN 膜层组织形貌、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及其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组织均匀,晶粒细小,薄膜AIN 是呈(002)择优取向的密排六方结构。由于Al-N 键的形成,使Al 的2p 轨道电子结合能发生2.6eV 的化学位移。薄膜在可见光区域有很高的透射率,在紫外区域300nm 处有很强的吸收峰,在红外600—800cm~(-1)处有个吸收带,通过计算得到了AIN膜的折射率,禁带宽度和晶格振动力学常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离子束沉积Ti-N膜横截面组织的电镜研究
万立骏;黑祖昆;高路斯;陈宝清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41-244.  
摘要   PDF (1080KB)
多离子束混合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有比离子镀和离子注入方法优越之处。本文研究了高速钢(W18Cr4V)表面多离子束混合沉积Ti-N 膜的横截面组织,结果表明,从基体至镀膜顶端共有5个层次的组织。在基体表面有一层约20nm 厚的Ti-Fe 非晶合金层,非晶层外是层状Ti_2N 组织,极细纤维状Ti_2N 组织,极细纤维状、略有粗化的纤维状以及细柱状的Ti_2N 和TiN 组织,最外层是细柱状的TiN 组织。高速钢基体表面晶粒明显细化,且有约100nm 左右深度的Ti-N-Fe 及其它基体元素的混合区。探讨了膜层形成机理及对性能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MoS_2-LaF_3共溅膜潮湿贮存后的摩擦学性能
王均安;于德洋;欧阳锦林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45-249.  
摘要   PDF (1020KB)
本文考察了MoS_2-LaF_3共溅膜在潮湿空气中贮存后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少量稀土化合物使共溅膜组织更加致密,防止了底材腐蚀,稳定了薄膜结构,MoS_2-LaF_3共溅膜经潮湿贮存后仍具有长的耐磨寿命和稳定的摩擦系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Ti的SiC纤维先驱体PTC—Ⅲ的合成
宋永才;冯春祥;刘应良;陆逸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50-255.  
摘要   PDF (404KB)
从聚硅烷(PS)与钛酸丁酯(Ti(OBu)_4)出发,不用任何反应促进剂直接合成了含Ti 的SiC 纤维的先驱体聚钛碳硅烷(PTC—Ⅲ)。在这一反应中,PS 裂解为含Si—H 键的低分子聚硅烷(LPS)。LPS 的的Si—H 键与Ti(OBu)_4反应并伴随着发生Si-Si 骨架向Si—C 骨架的转化。从PTC—Ⅲ出发已制得了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含Ti 的SiC 纤维。本文研究了PS 与Ti(OBu)_4的反应及其对PTC 特性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热致液晶高分子及其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益小苏;韦联生;王惠民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56-260.  
摘要   PDF (975KB)
在Instron 毛细管流变仪上测定了热致液晶高分子KU 9221/聚碳酸酯(PC)共混物和热致液晶高分子KU 9231/聚醚砜(PE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低切变速率下,液晶高分子的粘度大于PC 和PES 的粘度,液晶的加入未能使PC 和PES 的粘度下降。高切变速率(通常注塑成型的注塑速率)下,液晶的加入能显著降低体系的粘度。低切变速率下液晶相尺寸大,长径比小。高切变速率下液晶相尺寸小,长径比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结晶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驻极体分立陷阱性质的影响
张兴元;周漪琴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61-264.  
摘要   PDF (287KB)
用热处理方法制得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晶度的PET 试样。热释电研究发现,结晶度小于5%时,陷阱深度加深较快;结晶度大于5%后,陷阱加深趋于缓慢。随结晶度提高,结晶结构的复杂化导致结构缺陷种类增多,分立陷阱数由非晶的2个增至4个。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iC纤维补强微晶玻璃基复合材料
张玉峰;郭景坤;杨函美;诸培南;黄士忠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65-268.  
摘要   PDF (485KB)
本文通过Nicalon SiC 纤维对铝硅酸锂(LAS)微晶玻璃的补强,发现SiC 含量为30 v.-%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力学性能,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高达502 MPa 和10.2MP·m~(1/2)。在1000℃,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高达480 MPa。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iC粒子增强铸造Al基复合材料的研制
丁文江;余滋璋;徐小平;邓祖威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69-272.  
摘要   PDF (671KB)
本文用真空烘烤封罐法对SiC 粒子进行预处理,在固液两相区内搅拌添加,制造了铸造Al 基复合材料。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铸造性能好,力学性能高的优点,适用于采用压铸、石膏型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等工艺方法成型的活塞、连杆等要求苛刻的零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获奖项目介绍
钱浩庆;卞文山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3): 273-276.  
摘要   PDF (338KB)
<正>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已于1991年12月揭晓,共有53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属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的有6项。1 铝电解过程中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获三等奖。主要研究者:邱竹贤,姚广春,冯乃祥,张明杰,李庆峰研究单位:东北工学院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