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2-08-25
|
上一期
下一期 |
|
|
|
混合稀土和Ce对Ni_3Al合金氧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辉;郭建亭;孙超;谭明晖;赖万慧;王淑荷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4): 285-289.
本文研究了不同含量混合RE 和Ce 对Ni_3Al-B 和Ni_3Al-B-Cr-Zr 合金在1050℃,0.1MPa 下氧化行为的影响,以及混合RE 对Ni_3Al-B-Cr-Zr 合金不同温度下瞬时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加入少量的稀土元素,促进Al_2O_3形核,加速致密氧化膜形成,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混合RE 以固溶方式进入氧化膜,细化NiO 和Al_2O_3晶粒,增加塑性,不易剥落。少量Ce 加入Ni_3Al-B-Cr-Zr 合金,有利于形成细小密集“树根状”氧化物,使氧化膜紧密粘附在基体金属表面。加入0.1%RE 使Ni_3Al-B-Cr-Zr 合金低温抗张强度升高,对塑性影响不大,但对高温强度和塑性有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
|
用表面偏析法研究磷原子在Ni_(84)P_(16)非晶合金中的扩散
姜洪刚;丁炳哲;王景唐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4): 304-307.
用AES 原位加热的方法研究了Ni_(84)P_(16)非晶合金中磷原子的表面偏析现象。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磷向自由表面的偏析是由体扩散控制的,表面浓度C_S 随退火时间t 的变化符合Hoffmann—Erlewein关系(H—E关系)。在250—350℃温区内,磷原子单独向表面偏析,扩散系数D 位于1.1×10~(-24)—9.0×10~(-22)m~2s~(-1)之间,D 与T 符合Arrhenius 关系,其中指数前因子D_0=2.81×10~(-6)m~2s~_(-1),扩散激活能E_0=1.70eV。在380℃退火时,晶化产生的晶界加速P 偏析,同时促进Ni 向自由表面扩散。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
|
超细粉的分散及粒度分布测量研究
郭薇;贾丽萍;朱静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4): 320-325.
利用FS-Ⅰ,T-100做分散剂,无水乙醇做连续相溶液建立分散体系,分別对超细磁性羰基Fe 粉和激光制SiC、Si_3N_4超细粉进行分散。在TEM 下观察,羰基Fe 粉分散度高于70%,SiC 粉高于80%,Si_3N_4粉高于95%。经照相记录和采用CSR-4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粒度统计,得到三种粉的粒度对数正态分布。羰基Fe 粉粒度分布12—70nm,SiC 粉粒度分布20—110nm,Si_3N_4粉粒度分布2.5—26nm。讨论了不同分散剂和分散测量方法对分散程度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
|
网络和线型聚合物的高频阻尼特性及机制
顾民;王业宁;余学海;陈庆民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4): 348-352.
本文以网络共聚物(蓖麻油/TDI+HEMA)为阻尼材料,对自由阻尼板作了噪声频谱分析,观察到在约千周以上频区,声压级较裸钢板有明显降低,对覆盖阻尼材料的钢条样品的内耗变频测量表明,内耗随频率而增加,说明自由阻尼板声压级的降低是由自身内耗随频率增大所引起。比较了线型聚合物聚碳酸脂后,提出将这一随频率增大内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分子链弛豫过程的贡献,另一部分的内耗机制与分子链交联有关,可以用两端钉扎弦的阻尼共振型内耗定性解释。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