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材料研究学报  2001, Vol. 15 Issue (1): 77-82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一种新型储氢材料-纳米炭纤维的制备及其储氢特性
白朔;侯鹏翔;范月英;杨全红;成会明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引用本文:

白朔; 侯鹏翔; 范月英; 杨全红; 成会明 . 一种新型储氢材料-纳米炭纤维的制备及其储氢特性[J]. 材料研究学报, 2001, 15(1): 77-82.

全文: PDF(737 KB)  
摘要: 利用气相流动催化法和高压容积法对纳米炭纤维的大量制备及其储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在小型装置上优化的制备工艺参数,在反应空间扩大7倍的中型装置中可以实现纳米炭纤维的大量制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扰流管能够改变炉管中的气流状态,从而影响纳米炭纤维的直径和产率. 扰流管放置在适宜的区域,能够得到直径较细、纯净、碳源转化率达30%的纳米炭纤维.实验发现纳米炭纤维的表面处理是影响其储氢性能的主要因素,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纳米炭纤维, 其储氢容量达到10%.
关键词 纳米炭纤维制备储氢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00-01-01     
1 T.N.Veziroglu, Chem.Ind., 53, 383(1999)
2 T.N.Veziroglu, F.Barbir, 17, 391(1992)
3 C.Park, P.E.Anderson, A.Chambers, C.D.Tan, R.Hidalgo, N.M.Rodriguez, J.Phys.Chem. B, 103, 10572(1999)
4 Y.Y.Fan, B.Liao, M.Liu, Y.L.Wei, M.Q.Lu, H.M.Cheng. Carbon, 37, 1649(1999)
5朱宏伟,徐才录,陈桉,毛家强,魏秉庆,梁吉、吴德海,炭素技术,No.4(2000)(H.W.Zhu, C.L.Xu, A.Chen, Z.Q.Mao, B.Q.Wei, J.Liang, D.H.Wu, Carbon Techniques, No.4(2000))
6 A.C.Dillon, K.M.Jones, T.A.Bekkedahl, C.H.Kiang, D.S.Bethune, M.J.Heben, Nature, 386, 377(1997)
7 Y.Y.Fan, H.M.Cheng, Y.L.Wei, G.Su, Z.H.Shen, Carbon, 38, 789(2000)
8 Y.Y.Fan, H.M.Cheng, Y.L.Wei, G.Su, Z.H.Shen, Carbon, 38, 921(2000)
9 M.Endo, K.Takeuchi, T.Hiraoka, T.Furuta, T.Kasai, X.Sun, C.H.Kiang, M.S.Dresselhaus, 58(11), 1707(1997)
10 Y.Y.Fan, H.M.Cheng, F.Li, W.G.Zhang, G.Su, Z.H.Shen, J. of Mater. Sci. Tech. (accepted)
[1] 林师峰, 徐东安, 庄艳歆, 张海峰, 朱正旺. TiZr基非晶/TC21双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3, 37(3): 193-202.
[2] 周毅, 涂强, 米忠华. 制备方法对磷酸盐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23, 37(10): 739-746.
[3] 王艳坤, 王宇, 纪伟, 王智慧, 彭翔飞, 呼宇雄, 刘斌, 徐宏, 白培康. 碳纤维/铝复层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2, 36(7): 536-544.
[4] 何颖, 李超群, 陈小立, 龙芝梅, 赖嘉琪, 邵斌, 马毅龙, 陈登明, 董季玲. 高性能Sm2Fe17N x 粉体制备的研究进展[J]. 材料研究学报, 2022, 36(5): 321-331.
[5] 宋小龙, 骆伟静, 南艳丽. 碳纳米角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6): 401-410.
[6] 熊文文, 何嵩, 郑淞生, 程其进, 沈宏勋, 陈朝. RF-PECVD法制备类金刚石薄膜[J]. 材料研究学报, 2021, 35(2): 154-160.
[7] 王烈林,曾阳,谢华,邓司浩,李兴萍,易发成,蒋树庆,周银行. 纳米立方LiF的液相制备及表征[J]. 材料研究学报, 2019, 33(4): 271-276.
[8] 黄显吞, 卿培林, 石伟和. B、SG及MG的添加对Mg-Al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17, 31(12): 931-938.
[9] 彭淑静, 唐立丹, 王冰, 王建中, 林静. 脉冲电磁场对用湿法制备的草酸镍盐形貌和粒度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17, 31(12): 947-954.
[10] 刘江文, 邹长城, 王辉, 欧阳柳章, 曾美琴, 朱敏. 长周期结构Mg94Cu4Y2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和组织转变[J]. 材料研究学报, 2016, 30(4): 248-254.
[11] 黄显吞,卿培林,覃昌生. LiAlH4/4MgH2+5%M(M=0, NbSi2, Ni2Si, Nb2O5)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储氢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16, 30(10): 781-786.
[12] 张浩,黄新杰,刘秀玉,唐刚. 优化制备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SiO2复合相变调湿材料[J]. 材料研究学报, 2015, 29(9): 671-678.
[13] 何显运, 丘永亮, 王迎军,吴刚. 新型可降解聚氨酯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和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13, 27(4): 391-396.
[14] 陈伟, 杨小军, 王培, 罗刚, 陈德敏, 杨柯. La1-xYxNi4.8Mn0.2合金的储氢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13, 27(1): 1-6.
[15] 陈伟 罗刚 熊良银 陈德敏 刘实 杨柯. 长期热致吸放氢循环对载钯硅藻土储氢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11, 25(3): 32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