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材料研究学报    DOI: 10.11901/1005.3093.2025.031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等温淬火温度对贝/马复相42CrMo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江腾1,李星2,刘汉强2,崔珊1,栾义坤2,姜周华1
1. 东北大学
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Effect of Isothermal Quench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inite/Martensite Multi-phase 42CrMo Steel
引用本文:

江腾 李星 刘汉强 崔珊 栾义坤 姜周华. 等温淬火温度对贝/马复相42CrMo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10.11901/1005.3093.2025.031.

全文: PDF(15026 KB)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热膨胀仪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Ms点以下不同等温淬火温度对42CrMo钢贝/马复相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280℃和310℃等温淬火后,42CrMo钢的显微组织均由贝氏体和马氏体复相组成。随着等温淬火温度升高,贝氏体相变速率提高,贝氏体体积分数从18%增至63%,冲击断口由脆性解理断裂向混合式断裂转变,冲击韧性显著提升。250#和280#的贝/马复相组织尺寸细小,而310#的贝氏体和马氏体板条都发生粗化,抗拉强度降低。280#总晶界长度分别是250#和310#的1.65倍和2.43倍,显著增加的晶界密度使得280#具有最高的屈服强度。42CrMo钢在280℃等温淬火保温1.5h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1399MPa和1708MPa,延伸率和冲击吸收功分别为12.3%和51.6J。相较于310#和250#,280#综合力学性能更优。
关键词 金属材料等温淬火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贝氏体    
Key wordsmetallic materials,    isothermal quenching,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bainite
收稿日期: 2025-01-16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杨景清, 董文超, 陆善平. δ-铁素体含量对高SiN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9): 641-649.
[2] 詹杰, 陈小江, 邹之利, 苏兴东, 谢世宇, 江亮, 王金铃, 王烈林. 纳米Ag0@ACF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气态碘的吸附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9): 673-682.
[3] 颉芳霞, 吴光庆, 张世文, 卢泽异, 牟彦铭, 何雪明. 7075-TiB2 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9): 683-693.
[4] 施渊吉, 程诚, 张海涛, 胡道春, 陈晶晶, 黎军顽. β-SiC半导体器件在滑动摩擦中材料去除行为的纳观分析[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9): 701-711.
[5] 周影影, 张瑛嫺, 淡卓娅, 杜旭, 杜浩楠, 甄恩远, 罗发. 掺杂LaYFeO3 陶瓷吸波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8): 561-568.
[6] 王铭宇, 李述军, 和正华, 唐明德, 张思倩, 张浩宇, 周舸, 陈立佳. 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SLM制备Ti5553合金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8): 583-591.
[7] 耿瑞文, 杨志豇, 杨蔚华, 谢启明, 游津京, 李立军, 吴海华. 6H-SiC纳米磨削亚表面损伤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8): 603-611.
[8] 陆通, 王亚娜, 张超, 雷芃, 张鸿荣, 黄光伟, 郑立允. BN掺杂对热变形钕铁硼磁体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8): 612-618.
[9] 张伟, 张兵, 周军, 刘跃, 王旭峰, 杨锋, 张海芹. 冷轧 Q 值对TA18管材塑性变形织构演变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8): 619-631.
[10] 谭德新, 陈诗慧, 罗小丽, 宁小媚, 王艳丽. 富缺陷Pd纳米片的合成和对甘油的电催化氧化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8): 632-640.
[11] 张宁, 王耀奇, 杨毅, 慕延宏, 李震, 陈志勇. Ti65钛合金的超塑变形和微观组织演变[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7): 489-498.
[12] 刘晶, 李云杰, 秦煜, 李琳琳. GCr15轴承钢中渗碳体粒径的调控对其硬度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7): 521-532.
[13] 韩杨燚, 张腾昊, 张可, 赵时雨, 汪创伟, 余强, 李景辉, 孙新军. 终冷温度对Ti-V-Mo复合微合金钢析出相、组织和硬度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7): 533-541.
[14] 刘志华, 王明月, 李易娟, 丘一帆, 李翔, 苏伟钊. 1T/2H O-MoS2@S-pCN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7): 551-560.
[15] 杨亮, 揣荣岩, 薛丹, 刘芳, 刘昆霖, 刘畅, 蔡桂喜. SUS301L不锈钢电阻点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J]. 材料研究学报, 2025, 39(6): 43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