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3093
CN 21-1328/TG
创刊于 1987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90年, 第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0-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论文
普通低碳钢的强度与温度、应变速率的关系
柳永宁;朱金华;周惠久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285-290.  
摘要   PDF (404KB)
本文研究一种普通低碳钢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强度变化过程。在应变速率ε=10~(-4)—10~2的范围,屈服强度可以分为两个区域:速率不敏感区和敏感区。回归分析后得到两区屈服强度的联立方程:(?)在第一区域,屈服强度对加载速率和温度的敏感性较小,这一过程与位错运动过程的粘滞作用有关。第二区的速率敏感性较大,其强化过程受位错热激活过程控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单向轧制70/30黄铜的形变织构及形成模型
赵骧;刘燕声;徐家桢;梁志德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291-296.  
摘要   PDF (449KB)
对70/30黄铜进行不同形变量的单向轧制,用三维取向分布函数分析这种有宏观统计不对称的形变织构。根据单向轧制的受力状态描述其形成模型。结果表明:单向轧制黄铜形变织构的主织构与换向轧制的主织构相同,但其{110}〈112〉中各组分的强度和漫散程度不同,且强点偏移理想位置;有宏观统计不对称织构是由轧件所受的剪力而致,非正常滑移和剪切带的作用对其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低合金高速钢W3Mo2Cr4VSi的组织和性能
潘复生;周守则;丁培道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297-302.  
摘要   PDF (1080KB)
本文研究了低合金高速钢W3Mo2Cr4VSi 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讨论了该钢的性能、成分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钢主要依靠MC 型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在600℃以下,其力学性能和M2高速钢相当,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的配合。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5Cr型和3Cr—3Mo型热作工具钢的高温强度
孙培祯;赵建生;谢长生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03-308.  
摘要   PDF (474KB)
热作工具钢的高温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呈明显的两阶段,利用唯象理论对这一现象作了描述。结果表明,可用σ_b=σ_b~o-Cexp(-Q/RT)描述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由激活能Q~(LT)和Q~(HT)数值推知,在低温阶段回复软化的原因是Snoek 气团对位错的钉扎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高温阶段回复软化的原因是位错的攀移所致。合金元素对Q~(HT)有显著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二元Al-Li合金的低温力学性能
姚大平;胡壮麒;李依依;张匀;师昌绪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09-313.  
摘要   PDF (1841KB)
本文研究了纯Al,Al-ILi 和Al-2.5Li 合金力学性能与实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合金在低温下有很显著的增强增韧现象,但屈服强度变化较小,加工硬化能力显著提高;时效温度与Al-2.5Li 合金低温力学性能改善无关,低温断裂前比室温时需经历更大的形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大块Fe-3%Si单晶体裂纹尖端无位错区的观察
杨春松;王中光;徐永波;哈宽富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14-318.  
摘要   PDF (2075KB)
利用蚀坑技术和扫描电镜动态观察方法研究了大块Fe-3%Si 单晶体裂纹尖端的形变行为。证实了裂纹尖端与塑性区之间存在无位错区(DFZ),且无位错区尺寸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低碳锰硼钢粒状贝氏体组织变形行为的原位观察
刘效东!北京市100081;方鸿生;陈南平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19-323.  
摘要   PDF (1392KB)
在备有拉伸装置的S—550型扫描电镜上对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微观变形及断裂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讨论了影响粒状贝氏体组织中各相变形的有关因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低碳锰硼钢中温奥氏体区的动态回复行为
刘效东!北京市100081;方鸿生;陈南平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24-327.  
摘要   PDF (290KB)
本文研究了低碳锰硼钢在中温奥氏体区的动态回复行为,根据面心立方金属动态回复的特点导出了描述其在热形变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的表达式。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或曲线)与实验值(或曲线)基本上一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复相材料中微观组织开裂的力学分析
柴东朗!西安市710049;刘静华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28-333.  
摘要   PDF (1604KB)
本文从力学角度对复相材料中微观组织的开裂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微观组织的等强度设计思想和方程,计算了F(铁素体)-M(马氏体)双相钢中M 体的临界长度l_c,利用临界长度的概念,对F-M 双相钢中微观组织的开裂位置进行了分析计算。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20~#钢H_2S-HCl-H_2O混合气体高温腐蚀行为
段学章!沈阳市110015;许素珍;李铁藩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34-338.  
摘要   PDF (1535KB)
本工作设计了精巧的气路系统,建立了混合气体高温腐蚀石英弹簧天平,灵敏度为1.2×10~(-5)g。研究了20~#钢在H_2S-H_2O、HCI-H_2O 以及H_2S-HCl-H_2O 混合气体(H_2S 100—500ppm;HCl 50—250ppm;H_2O 130—540ppm)中310℃,360℃高温腐蚀行为。20~#钢混合气体高温腐蚀动力学服从分段抛物线规律,在实验温度下,平均腐蚀速率为0.06—0.46mm/a。高温腐蚀膜基本组成相为Fe_3O_4、FeS、FeS_2和FeCl_3。20~#钢310℃H_2S-HCI-H_2O 混合气体高温腐蚀动力学规律异常性是由氧氯化反应造成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断裂表面分形维数与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苏辉!沈阳市110006;张玉贵;阎振棨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39-341.  
摘要   PDF (311KB)
借助分形研究了拉伸条件下,分形维数D_F 与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显微组织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并把冲击韧性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和拉伸性能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拉伸性能与分形维数只存在定性关系。延伸率与分形维数成正比,强度σ_b、σ_s与分形维数成反比,显微组织对分形维数有重要影响。断裂方式对分形维数、断裂性质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也有重要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Li_(0.5)MAl_(0.5)SiO_4:Eu,Bi的合成和发光特性(M=Mg,Ca,Sr,Ba)
李彬;田一光;孟继武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42-347.  
摘要   PDF (419KB)
首次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i_(0.5)MAl_(0.5)SiO_4:Eu,Bi(M=Mg,Ca,Sr,Ba)发光体,研究了基质中不同碱土金属离子对Eu~(3+)和Bi~(3+)的发光特性以及Bi~(3+)敏化Eu~(3+)发光性能和能量传递特点,得到了良好的基质组成和一些规律性结果。用395nm 紫外线激发,M=Mg 时的发光强度比Y(V,P)O_4:Eu强约60%。Bi~(3+)发光的Stokes 位移与M(Ⅱ)的离子半径呈线性关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浸渍法VO_2薄膜的相变
陆松伟;侯立松;干福熹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48-351.  
摘要   PDF (347KB)
本文以VO(i-OC_2H_5)_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在三种不同基片上制备了凝胶薄膜,通过真空热处理得到了VO_2薄膜。由于VO_2在67℃左右产生热诱导半导体-金属可逆相变,红外区域透过率在加热前后可变化45%,采用红外光谱及X 射线衍射法分析了VO_2薄膜的结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球墨三维微观形貌的分维度量
李炳成!南京市210018;朱耀庭;朱光熹;张军;林汉同;熊国庆;沈能芳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52-356.  
摘要   PDF (590KB)
以分维几何学为基础,本文建立了球墨二次电子象的分维布朗模型,提出了以图象处理系统为手段的球墨三维形貌的分维定量度量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真实地度量球墨三维形貌,具有对亮度线性变换的不变性,同时还能够很好地揭示球铁的处理工艺与其球墨三维形貌之间的关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聚芳醚醚酮的热分解
金熹高;罗远芳;霍瑞贞;F.E.Karasz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57-363.  
摘要   PDF (502KB)
用高分辩裂解色谱-质谱法研究聚芳醚醚酮的热分解,分离和鉴定了热分解产物,考察其组成分布及温度依赖性。结合热重数据和热分解动力学模型分析,进而讨论了聚芳醚醚酮的热分解机理。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盐单晶的研究
吕孟凯;于文涛;尹鑫;车广灿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64-368.  
摘要   PDF (463KB)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盐(THAMP)是我们最近发现的一种有机晶体。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该晶体的结构。在室温下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其晶胞参数为:a=818.8(2)pm,b=617.8(2)pm,c=960.1(2)pm,β=106.26(2)°。本文还首次报导了该晶体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折射率和Sellmer 方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碳/碳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双轴拉伸
何冠虎;娄林波;傅鸿玉;周本濂;董淑清;王恒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69-373.  
摘要   PDF (563KB)
研制的框架、导轨、连杆式双轴拉伸装置,在普通试验机上即可实现双轴拉伸。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探索了室温和高温下可用的试样形状。碳/碳复合材料室温双轴拉伸结果可靠,高温双轴拉伸温度已接近1300℃。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BN纤维补强ZrO_2材料的显微结构
马利泰;郭景坤;张玉峰;阮美玲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74-376.  
摘要   PDF (1357KB)
研究了BN 纤维补强ZrO_2 材料中显微结构及界面特性,BN 纤维与ZrO_2基体之间有一扩散区,经烧结后复合材料中BN 以多晶形式存在。在BN 纤维内扩散入较多Y_2O_3 和SiO_2,这些组分在纤维内形成玻璃相。聚集在ZrO_2之间的BN 形成细长结晶体,该晶体内有较多刃位错和反相畴区域。与BN 相邻的ZrO_2仍为四方相。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用非晶晶化法制备纳米合金
卢柯
材料研究学报. 1990, 4 (4): 377-377.  
摘要   PDF (91KB)
<正> 纳米晶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超细晶粒(1—50nm)材料~([1])。由于晶粒极小,因而晶界比例增大,当晶粒尺寸为5nm 时,晶界的原子数与晶粒内部相当。对晶界结构的初步研究表明~([2]),纳米晶材料具有特殊的界面结构—类气态结构,由此可以推断,这种材料可能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化学、力学和电磁学性能。正因为如此,纳米晶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已成为当前极为活跃的一个新领域。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