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3093
CN 21-1328/TG
创刊于 1987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97年, 第1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7-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论文
偶氮类光电导材料研究进展
王燕君;陈红征;汪茫;杨士林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25-230.  
摘要   PDF (565KB)
简述偶氮类光电导材料的发展历史、分类及其机理的研究讨论了以分子内、分子间电荷转移的概念来研究有机光电导材料中光电子运动的本质,对于光导体的发展趋势也作了分析和展望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刚石薄膜品质及其表征
郑昌琼;张铭诚;冉均国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31-239.  
摘要   PDF (938KB)
阐述了金刚石薄膜中成分、结构、夹杂尤其是化学与结构缺陷对热、电、光学、机械、化学性质的影响.介绍了薄膜品质检测、表征方法的新进展.表明品质表征有向点缺陷类别及其浓度分布、掺杂和偏折方向深入的趋势.为了控制品质、增强薄膜特性、开发新的器件,必须探求更完善的分析方法建议在SEM-WDCL(阴极荧光扫描电子显微分析装置)上,在确保‘CL’(阴极荧光)最高收集效率条件下,力求不降低原有SEM的空间分辨率;在‘CL’谱对杂质有很高灵敏度基础上完善定量分析能力,结合数字图象分析,取得了膜中缺陷、掺杂、偏析乃至非金刚石碳的分布统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直接观察位错结构的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技术
胡运明;陈道伦;苏会和;王中光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40-244.  
摘要   PDF (1967KB)
介绍了扫描电镜(SEM)电子通道衬度(ECC)技术.该技术可以很好地观察材料中位借结构,用这种技术观察受循环载荷作用的铜单晶中的典型位错结构,与常规的TEM方法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Cr-Al合金的475℃脆及钇抑制脆化的机制
李碚;吴双霞;刘翠兰;韩莉;吴杏芳;平爵云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45-251.  
摘要   PDF (2040KB)
经脆化动力学、内耗、TEM和Mossbauer谱等研究表明:Fe-15Cr-4Al和Fe-25Cr-SAl合金的475℃脆化包括两种过程.碳化物在晶界析出损害界面结合,降低断裂应力,使塑性在时效0.25h后消失.时效温度从400提高到600℃时,发生过时效的时间从>1000h缩短到约1h.从α相均匀析出的富铬α'相通过强化基体引起二次脆化.它与时效温度的关系有“C曲线”的特征,作用仅在440—475℃较明显.Y-Fe相质点俘获α相中的碳原子,消除时效过程的碳化物析出.钇也延缓α'相发展.这两种作用使含钇合金的时效脆化受到强烈抑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_2O_3基陶瓷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英文)
邓建新;艾兴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52-258.  
摘要   PDF (1898KB)
研究了Al2O3,Al2O3/TiB2和Al2O3/TiB2/SiCw在25到900℃时与硬质合金滑动摩擦时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三种陶瓷与硬质合金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摩擦表面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摩擦系数的变化与陶瓷表面形成的氧化物膜的组成和结构有关.在高温下Al2O3/TiB2的摩擦表面形成了具有优良的高温润滑性的TiO2膜.即TiB2明显地改善了Al2O3的摩擦磨损特性.Al2O3/TiB2/SiCw的摩擦表面形成了含有TiO2和3AlO2·2SiO2的氧化膜.但由于TiO2和3Al2O3·2SiO2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易使氧化膜开裂或剥落,因此SiC晶须的加入对Al2O3/TiB2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有不利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摩擦力显微镜及几种材料的微摩擦特性
路新春;王吉会;戴长春;温诗铸;绀野大介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59-266.  
摘要   PDF (2450KB)
介绍了自制的摩擦力显微镜基本原理、结构及关键技术.该仪器能够同时或分别采集横向力和.法向力信号,进行多种微观力函数的程控采集,例如法向力与信号电流的对应关系,针尖与样品间的粘附力还介绍了uN级载荷定量设定方法等.利用该仪器研究了探针与金膜、光盘之间的接触式滑动的微观摩擦行为对微观接触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计算摩擦系数的方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晶体弹塑性接触的微观机制
冷永胜;胡元中;郑林庆;杨桂萍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67-274.  
摘要   PDF (689KB)
用分子动力学和金属固体的镶嵌原子模型(Embedded-atommethod)研究了fcc晶体Cu探针一基体微观接触的加载一卸载规律、系统能量特性、基体微观应力场分布以及塑性失稳的缺陷形成机制.计算结果显示,在表面开始接触时,存在不稳定的突然粘着接触(jump-to-contact)在压入状态(indentation),晶体的原子应力分布与宏观Hertz理论的应力场相似.对弹性卸载,探针—基体分离的粘着拉应力接近Griffith理论断裂强度当探针趋近量δ大于临界值δε后,材料出现塑性失稳.原子轨迹显示,(010)面原子发生[010]方向的穿层运动.探针与基体分离(卸载)时出现较大的粘着力,基体内部产生空洞,表面形成原子台阶.系统能量曲线显示分离后表面产生缺陷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铝熔体泡沫形成过程中粘度对孔结构影响
宋振纶;何德坪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75-279.  
摘要   PDF (1269KB)
采用简便有效的测量搅拌电机功率的方法控制铝熔体泡沫化过程的粘度.研究了粘度、温度与孔结构的关系.随熔体表观粘度提高泡沫孔径变小.合适的表观粘度有利于提高泡沫孔径分布的均匀性、获得高的孔隙率.泡沫孔径随温度提高而增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NiAl应力诱发马氏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沙宪伟;张修睦;李依依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80-286.  
摘要   PDF (764KB)
利用嵌入原子势函数,对标准化学计量比NiAl合金的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拉应力作用下,3R结构的应力诱发马氏体从系统中下部开始形核.其长大过程为:先形成蝶状马氏体,并产生转变孪晶→不同取向的马氏体逐渐转化和合并→得到李晶马氏体依次排列的微观结构.分析了应变的变化过程,探讨了马氏体形核的微观机理.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具有超快光Kerr效应的线型共轭聚苯基氰的合成
赵雄燕;陈猛;徐亲;何元康;陈慧英;王丛方;艾希成;夏宗矩;邹英华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87-291.  
摘要   PDF (373KB)
在射频电容耦合的辉光放电装置中进行苯基氰的等离子体聚合.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原位四级质谱等技术表征聚合过程及聚合物结构.采用超快染料激光器测定聚苯基氰的超快光Kerr效应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表面膜对含硼HA177-2黄铜腐蚀的影响
王吉会;姜晓霞;李诗卓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92-296.  
摘要   PDF (431KB)
测定了成膜前后加硼HA177-2铝黄铜的静态腐蚀速率、脱锌系数和电化学行为.用离子探针(SIMS)分析了铝黄铜表面膜的组成和深度分布.结果表明:表面膜中富集Zn、AI、B;退火形成的表面膜提高了铝黄铜在中性介质中的耐蚀性,但不能提高它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PNN/PZT系梯度功能压电陶瓷离子互扩散动力学
徐捷;朱信华;孟中岩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297-301.  
摘要   PDF (393KB)
研究了PNN/PZT系梯度功能压电材料中各类离子互扩散反应及其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用电子探针测量了互扩散偶的组分分布,利用“薄板叠加”扩散模型,对Ni2+,Nb5+,Ti4+和Zr4+的扩散浓度分布曲线进行数值逼近计算,确定了互扩散层的厚度,估算了各离子的扩散系数及其表观激活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纳米γ—Fe_2O_3磁粉的热稳定性
叶锡生;沙健;方挥;焦正宽;彭子飞;张立德;吕光烈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02-304.  
摘要   PDF (241KB)
发现纳米γ-Fe2O3磁粉的DTA曲线上出现了一个不能重现的放热峰.X射线衍秀才射(XRD)分析证实此放热峰对应于从γ—Fe2O3向α-Fe2O3的结构相变.主要是结构相变和晶粒长大引起的.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纳米γ-Fe2O3磁粉的结构相变温度明显高于普通的γ-Fe2O3磁粉.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时东霞;刘宁;杨海强;高聚宁;江月山;庞世瑾;吴旭彪;纪箴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05-308.  
摘要   PDF (1552KB)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聚丙烯腈(PAN)基炭纤维的表面结构以及经过电化学腐蚀、拉伸试验和高温处理后的表面变化.未处理的纤维表面由沿纤维轴向排列的宽度不等的带状细纤维组成.随着放大倍数增加,表面显得粗糙,细纤维上分布着许多小晶粒.另外,还发现了构成炭纤维的细纤维呈螺旋结构环绕,沿轴向伸长.经电化学腐蚀后,纤维内部仍存在螺旋结构经过拉伸的炭纤维,在其临近断裂的区域里,观察到了扩展的孔洞及周围不均匀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具有定向显微结构的高强云母微晶玻璃
程慷果;万菊林;梁开明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09-312.  
摘要   PDF (309KB)
对云母微晶玻璃进行热压变形处理,得到了力学性能良好的新型云母微晶玻璃,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可达300MPa和2.8MPa·m1/2,比传统云母微晶玻璃提高了2~3倍.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的研究结果表明:云母晶体在微晶玻璃中发生定向排列,其(001)晶面垂直于热压方向,微晶玻璃力学性能的提高来源于微晶玻璃这种独特的显微结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电镀纳米镍的结构及热稳定性
吴秋允;孙年祥;王雨晨;孙秀魁;胡壮麒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13-315.  
摘要   PDF (235KB)
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量热分析等技术研究了电镀纳米镍的微观结构及晶粒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纳米镍镀层中存在[200]织构;镀层中的自由体积约为0.8%.随镀层厚度的增加,(200)面的尺寸变化很大;晶粒开始长大的温度为345℃,晶界放热焓为3.2J·g-1.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快速凝固高温铝合金纳米相的粗化
王建强;耿平;曾梅光;张宝金;钱存富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16-318.  
摘要   PDF (866KB)
用XRD、TEM和EDX分析确认:快凝Al-8.47Fe-1.26V-1.67Si合金在高温时效后,显微组织由.ffcα-Al和bccα-Al13(F3,V)3Si弥散纳米粒子组成.后者的粗化动力学规律符合体扩散控制的LSW机制.在427和482℃高温状态下的界面能分别为0.185和0.245J·m-2,即α粒子与基体间存在非共格关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氦气压力对碳纳米管形成的影响
张海燕;王登玉;陈宝琼;彭少麒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19-321.  
摘要   PDF (214KB)
用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TA)研究直流碳弧法中氦气压力对阴极沉积物一含纳米管碳灰中碳纳米管形成的影响、并与C60/70和石墨的DTA曲线比较.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氦压越高,碳纳米管与碳纳米粒子的比率越高.可用控制氦气压力调整碳纳米管与碳纳米粒子的比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小应力下炭纤维增强水泥的压敏性和温敏性
毛起炤;陈品华;赵斌元;李卓球;沈大荣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22-324.  
摘要   PDF (254KB)
研究了炭纤维增强水泥(CFRC)的导电性.测定了它在小应力范围内恒定载荷和循环载荷下电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块的电阻车与压应力有关,反应了试块内部结构及其变形规律.还研究了温度和电阻率压敏性的关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PLT薄膜的制备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能
刘芸;赵青春;师文生;张良莹;姚熹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25-327.  
摘要   PDF (210KB)
用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法(MOD法)制备了含镧PLT薄膜,用Z-scan技术测试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结果表明:低镧(≤25%,摩尔百分数)的PLT薄膜下显示非线性光学效应;高镧的PLT薄膜非线性光学效应较强.PLT30薄膜的非线性折射率高达0.3μesu(静电单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光谱法控制ITO膜沉积速率
黄士勇;王德苗;任高潮;陈抗生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28-330.  
摘要   PDF (195KB)
用磁控反应溅射方法制备ITO膜时,溅射速率不断变化,并且等离子体也发出较强的具有较宽光谱的光.报导了用调整特征光谱强度来控制溅射速率的新方法,并用以控制ITO膜的沉积过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分离送入甲烷和氢气的热丝法沉积金刚石膜
陈广超;黄荣芳;闻立时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31-333.  
摘要   PDF (765KB)
采用热丝法沉积金刚石膜.分离送入氢气和甲烷.使作为发热体的钨丝电阻值比经典的热丝法降低20%.用此法制得的金刚石晶形较好.实验表明:反应气体的流量对膜的致密生长区影响很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化学汽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生长
唐璧玉;靳九成;靳浩;颜永红;李绍绿;夏金童;陈小华;陈宗璋
材料研究学报. 1997, 11 (3): 334-336.  
摘要   PDF (1583KB)
利用热丝化学汽相沉积法生长出优异的金刚石薄膜.研究表明,金刚石的成核依赖于沉积点的尖锐度,薄膜的生长包括晶粒长大和薄膜上的二次成核及其生长,可用分层生长来描述.金刚石晶粒的生长由外延生长和二次成核及其生长组成,也是分层进行的.结果导致了金刚石晶体和薄膜的层状结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