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3093
CN 21-1328/TG
创刊于 1987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89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9-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论文
晶界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周自强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1-10.  
摘要   PDF (796KB)
综述了晶界理论的发展概况,包括CSL 点阵,O-点阵和DSC 点阵等晶界模型的物理概念。对晶界研究的若干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进行了简明介绍和评述。对晶界问题的当前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归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现代晶界几何结构理论及其在工程材料中的应用
谢长生;孙培祯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11-19.  
摘要   PDF (851KB)
现代晶界结构理论是70年代以来所发展起来的新理论。它在解释与晶界有关的物理现象(晶界扩散、晶界偏聚和析出、晶界腐蚀、晶界破断)方面有不少十分新颖的结论.本文介绍晶界几何结构理论,着重评述该理论在工程材料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并指出了这种理论在解释晶界能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α—Fe 中氢致软化同氢致硬化机制的研究
宋仲奎;哈宽富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20-26.  
摘要   PDF (1883KB)
本文研究了工业纯α-Fe 中晶内同晶界对氢致软化同氢致硬化效应的不同贡献,发现其中仍以晶内贡献为主,并提出了相应的新机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铁基合金中氢致冷加工内耗峰
杜家驹;毛鸥;李全新;王翔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27-32.  
摘要   PDF (406KB)
用声频内耗方法研究了Fe—0.5C,Fe—0.5Ti 和Fe—0.5C—0.5Ti 合金中的氢致冷加工内耗峰(H—CWP)。确定了不同合金中H—CWP 的特征及其激活能以及氢与位错的结合能。对合金元素对H—CWP 以及氢与位错的交互作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超塑性变形Ti-6Al-4V合金中接近重位点阵取向α晶界滑动机制的TEM研究
赵林若;张少卿;颜呜皋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33-37.  
摘要   PDF (1343KB)
用TEM 研究了超塑性变形Ti_(-6)Al_(-4)V 合金中接近重位点阵取向(near-CSL)的α晶界,发现在部分晶界上晶界位错(GBD:)的衍衬象变得漫散,但仍然保持线状特征;某些GBD 有局部的分解和束集反应;在α晶界与晶内亚结构的交界处,GBS 通过束集反应形成新的组态;构成晶界坎的各个界面上,GBD 排列的位向各不相同,晶界坎可向晶内发射点阵位错。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表面裂纹弹塑性起裂的V准则
杨芳毓;孙连奎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38-46.  
摘要   PDF (889KB)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断裂准则——裂纹咀张开位移率准则及新的材料断裂韧性参量V(?),并用实验验证了该准则的有效性。该准则特别适用于表面裂纹弹塑性起裂载荷的确定。V(?)可以用单试件法测定,并给出了V_(1c)与K_(1(?)),σ_c,J(?)的相互换算关系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电化学渗透法研究氢陷阱捕集现象及几个实验问题讨论
姚大平;陈文绣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47-53.  
摘要   PDF (521KB)
本文运用电化学渗透技术研究了18Ni 马氏体时效钢的氢扩散和捕集现象。结果表明,时效试样内存在析出相颗粒,使表观氢扩散系数减小,其原因是析出相界面捕集氢,阻滞了氢输运过程的进行;并发现500℃时效3h 表观扩散系数最小,扩散激活能最大,因为该制度时样品内析出相颗粒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弥散,此时的析出相界面捕集能为10.0kJ/mol,陷阱密度(室温时)为3.4×10~(26)/m~3。最后就常规双电解池式的电化学渗透实验,分析和讨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1.5%W 的 Fe-Cr-Co-V-Ti 永磁体的磁稳定性
齐凤春;李显君;刘延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54-59.  
摘要   PDF (455KB)
含1.5%W 的Fe-Cr-Co-V-Ti 永磁体,是Fe-Cr-Co 系永磁材料中的一个新品种。本文研究了该合金的剩余磁感稳定性、得到温度、外磁场、铁磁物质、时间和冲击力对磁性的影响规律,对如何提高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α—Fe 中氢致软化同氢致硬化与氢的状态间的关系
费维栋;哈宽富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60-64.  
摘要   PDF (340KB)
<正> 1 引言α-Fe 充氢后既不产生氢化物,也不能在表面形成有效的保护膜,此外很多作者还指出α-Fe 单晶没有不可逆氢脆现象,所有这些都应是讨论α-Fe 中氢时的基本出发点。由于氢能在室温下自由地跑出试样表面,故将氢的状态总地分成室温稳定(RTS)同室温非稳定(RTU)的两部分不无道理。在文献〔5〕中我们又成功地将退火α-Fe同脱C,N α-Fe 的氢致软化(HS)同氢致硬化(HH)现象分成晶内(CL)同晶界(GB)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Si:H/a-Si_(1-x)C_x:H 多层膜的电学和光学性质
彭启才;周心明;蔡伯埙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65-70.  
摘要   PDF (469KB)
采用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单室系统制备的a-Si:H/a-Si_(1-x)C_x:H 多层膜结构具有低的暗电导和高的光电导特性,且不同于单层膜,有明显的S-W 效应。随着子层厚度L 减小,多层膜曝光态(B)的暗电导率σdB 较退火态(A)的σdA 减小快,即光诱导衰退程度增大,而光电导无明显变化。本文还测定了此多层膜结构的光能隙E_g,得到随子层厚度减小“蓝移”的结果。用一维单量子阱模型作了讨论,实验值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 Al_2O_3复合涂层的光学特性
陈珏;邹宗柏;刘国庆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71-75.  
摘要   PDF (758KB)
本文从热辐射和薄膜光学理论分析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光学性能。介绍了利用电解着色的方法制备Al_2O_3复合涂层的简单过程,报道了有关光学参数和涂层结构的测试结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徐波;李玉华;宋焕成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76-80.  
摘要   PDF (360KB)
本文研究了室温至250℃范围内几种不同纤维复合材料及其混杂体系和纯环氧树脂在挠曲动态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实验表明:纤维增强组元不仅使复合材料具有高于树脂基体的模量,还明显影响其玻璃化转变峰的形状和位置,影响程度取决于纤维种类、体积百分数及表面状态。在碳/玻混杂体系中,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玻纤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混杂界面具有与单一界面不同的力学松弛行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M_0.8V_5.2O_(13)用作锂蓄电池阴极
叶复汉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81-85.  
摘要   PDF (321KB)
<正> V_6O_(13)用作常温锂蓄电池的阴极,不需要严格的化学计量,易于制取,比能量高,并有优良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我们曾对非计量V_6O_(13)(VO_(2.19))作电池的循环测试,电流密度为1mA/cm~2时,有高而稳定的比容量。Abraham 指出用其它金属取代部分钒的可能性。本文拟用金属M(Ti、W、Co)取代V_6O_(13)中一部分V,合成M_(0∶8)V_(5∶2)O_(13)化合物。用它为阴极材料,装配电池,测试电化学性能,并与计量V_6O_(13)比较。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端羟基丁二烯型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
薛曙昌;张志平;应圣康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86-92.  
摘要   PDF (2273KB)
研究了同步法合成的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PU(HTPB)/PS_t-IPN〕的形态结构、热转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电镜结果表明:该类IPN 形成既二相分离又各自连续的相结构,当PU(HTPB)/PS_t 组成比为25/75时,体系发生相转变;组成比为50/50左右时,形成的聚苯乙烯分散相区域尺寸较小。增加每一相的交联程度,均可提高二相的互穿能力,所有IPN 都呈现出独特的细胞状结构形态,文中根据聚氨酯首先形成的事实,提出了该结构的形成机理。T_(?)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移动将受到IPN 自身诸因素的制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IPN 中PU(HTPB)含量增加,材料的刚性下降,而断裂伸长则出现由增加到下降的过程,在组成比为60/40左右时,达最大值。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Ⅱ型软质袋式塑料隔板的研制
郭万禄;伍丽娥
材料研究学报. 1989, 3 (1): 93-96.  
摘要   PDF (302KB)
<正>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的一种化学电源。蓄电池所用隔板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我国目前铅酸蓄电池的生产仍然大量使用橡胶隔板,这种隔板在取代木质隔板时曾起到良好作用。但是,它的主要原料天然橡胶当前还大部分依靠进口,价格较贵、生产工艺复杂、消耗较多的能源和人力、体积大、电阻高、影响电池比能量的提高,也不能防止极群的边沿和底部短路。为了克服橡胶隔板之不足,国外相继出现了纸板浸渍隔板和微孔塑料隔板。前者价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