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3093
CN 21-1328/TG
创刊于 1987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98年, 第1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论文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氧化与防护研究进展
王福会;唐兆麟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37-344.  
摘要   PDF (2427KB)
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温下形成Al2O3/TiO2混合氧化物膜,抗氧化能力较差,需施加合适的的防护涂层本文综合评述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氧化机理,合金元素、表面处理及防护涂层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在空间(微重力)凝固的金属材料
张修睦;朱丽红;庄艳散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45-351.  
摘要   PDF (2943KB)
简述了与新材料开发相关的空间微重力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研制的新产品未来空间微重力科学应从事更多有应用背景的基础研究,为工业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iO_2凝胶玻璃中Eu~(3+)、Tb~(3+)与1,10-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原位化学合成及其荧光和热学性能
钱国栋;王民权;吕少哲;黄世华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52-356.  
摘要   PDF (464KB)
应用原位化学复合方法,将Eu3+、Tb3十与1;10-邻菲罗啉配合物光学均匀复合到SiO2凝胶玻璃中,解决了因稀土含氮配合物易水解而难以用溶胶-凝胶工艺将其均匀掺入无机基质的问题研究了原位配合物的荧光和热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配合物的形成使稀土离子特征荧光强度显著增加,而无机基质的保护作用则使原位配合物的热稳性提高200℃以上化学合成纯配合物Eu(Phen)2Cl3·2H2O的高分辨荧光谱表明,Eu3+在其中的格位对称性为C1或C2或C3.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CRT-B法晶体生长过程的传质模型
刘晓华;郭喜平;介万奇;徐嵬;周尧和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57-362.  
摘要   PDF (532KB)
基于对ACRT-B法晶体生长时对流及传质特性的认识,提出了ACRT-B法晶体生长过程的一维传质模型得到了包括初始过渡区、稳态区及终端过渡区轴向成分分布的解析解定量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Bridgman法相比,在生长参数不变的条件下,运用ACRT会失去部分轴向成分均匀区在保证ACRT提高结晶度及径向成分均匀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生长速度,选择尽可能小的坩埚最大转速面Δωmax或选用长径比更大的坩埚,是改善ACRT-B晶锭轴向成分均匀性的有效而可行的途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刚石材料的摩擦及磨损
邢广忠;张丽颖;C.A.Brobes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63-368.  
摘要   PDF (2145KB)
研究了金刚石单晶,以钻和碳化硅作粘结剂的金刚石聚晶及CVD金刚石薄膜被软磨头摩擦和磨损时的行为在正压力和摩擦产生的拉应力联合作用下,单道次摩擦时,TiB2磨头可以使金刚石单晶表面产生“八字形”裂纹多道欢摩擦时,裂纹搭接及碎块脱落使金刚石表面产生磨痕类似的磨痕也产生在聚晶金刚石表面铝合金及中碳钢磨头可以较显著地磨损CVD金刚石薄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法生长取向性纳米氮化铝薄膜
孟广耀;谢松;彭定坤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69-374.  
摘要   PDF (1080KB)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气相淀积法,在Si(111)衬底上生长了(002)择优取向良好的AIN纳米薄膜研究淀积参数对膜的形貌、物相结构和生长速率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该起积过程属于典型的输运控制过程采用表面吸附生长模型讨论了膜的生长机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2Y_2O_3-ZrO_2陶瓷中t→m相变
郑秀华;沈俊武;史红周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75-379.  
摘要   PDF (459KB)
用热膨胀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2%(mol百分数,下同)Y2O3-ZrO2陶瓷中t→m等温和变温相变动力学及相结构发现其中存在低温和中温t→m相变前者发生在液氮温度附近或更低温度,具有爆发性转变特征,不能被快速冷却抑制后者发生在室温以上,具有等温相变特征相变过程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受时间控制,TTT曲线具有C形特征.相变温度范围取决于t相晶粒尺寸和冷速,足够快的冷速可抑制中温相变.XRD结果表明在这两个温区转变的m相点阵参数和单胞体积不同.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过冷Cu-Ni-Fe合金凝固组织的演化
郭学锋;吕衣礼;杨根仓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80-384.  
摘要   PDF (2367KB)
用熔融玻璃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u-390Ni-60Fe(mg·g-1)合金过冷熔体凝固组织的演化规律在过冷度25~304K的范围内,其凝固组织的形态有两次突变:第一次是在过冷度110K时,因枝晶熟化被抑制,由枝晶重熔形成的粒状晶转变成高度细化的细枝晶;第二次发生在过冷度180K时,组织因细枝晶再结晶转变成均匀的准球状晶粒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环境气氛对非晶Fe_(90)Zr_(10)合金条带表面状态的影响
王西科;杨占胜;沈宁福;雷钢军;顾海澄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85-389.  
摘要   PDF (398KB)
分别在大气和氩气中制备了非晶Fe90Zr10条带采用AES及XPS,并结合氩离子原位溅射剥展,研究了气氛对条带自由侧及贴辊侧表面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气中制备时,条带自由侧的Zr显著偏聚,贴辊侧发生了Fe的偏聚而在氩气中制备时,条带两侧表层的成分分布及氧化层厚度基本相同,均被一薄的氧化铁覆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奥氏体─贝氏体抗磨钢中共晶体的团球化
许振明;姜启川;何镇明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90-394.  
摘要   PDF (1762KB)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子探针研究Mg-Al复合变质奥─贝钢中共晶体的团球化结果表明,团球状共晶体是由于C、Mn、Si偏析,于凝固后期在奥氏体校晶间形成的渗碳体和奥氏体伪共晶组织,共晶体结晶时的异质核心是MgS.团球化是异质核心和变质元素影响共晶体的结晶方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超重力对铅锡共晶凝固组织的影响
赵志龙;鲁德洋;裴崇斌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95-398.  
摘要   PDF (1818KB)
采用臂长为1.3m的离心机实现1、5、10、15g(1g=9.8m·s-2)四个重力水平;利用Bridgman法使Ph-Sn共晶单向凝固,以观察重力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重力水平的提高,共晶晶团尺寸减小,而共晶相间距不变,表明浮力才流不影响并晶相间的溶质交换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ZnSe薄膜的增强吸收光双稳
张希清;范希武;陈一民;杨爱华;郑著宏;Z.K.Tang;王永生;徐征;侯延冰;王振家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399-402.  
摘要   PDF (343KB)
报道了用常压MOCVD生长的Znse薄膜的光学非线代在77K下用纳秒脉冲激光观测到ZnSe薄膜的增强吸收光双稳特性非线性机理可能是由激子Coulomb相互作用屏蔽引起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三元系ZrO_2固溶体的XPS和XRD研究
张琪;何非;陈玉如;刘文西;吴厚政;姜文博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03-406.  
摘要   PDF (302KB)
对CeO_2-Mgo-ZrO_2系固溶体的XPS和XRD研究结果表明:在1700℃烧结和随后的1200℃处理过程中,Ce4十被还原成Ce3+.离子半径的差别使立方相的晶格常数增大,氧的结合能增大,镁的结合能减小热处理时,Ce离子在MgO编析后仍稳定存在于ZrO2晶格中,使立方ZrO2发生与传统Mg-PSZ不同的分解反应:c-ZrO2→c′-ZrO2+t-ZrO2+MgO.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电弧等离子体制备纳米ZnO的气敏特性
董立峰;崔作林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07-410.  
摘要   PDF (289KB)
用H2+Ar电弧等离子体法制成纳米ZnO,ZnO-Fe,研究了其气敏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与其它制各方法相比,该方法制成的纳米ZnO气敏元件在没有贵金属掺杂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工作温度为200℃~250℃,为常规元件的一半纳米ZnO-Fe-Pd对液化石油气(LPG)的选择性比纳米ZnO好,具有快速响应(<15s)和恢复特性,能稳定地连续工作70h以上,可制作低功耗LPG气敏元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iC陶瓷的冲蚀磨损耐磨性
茅东升;郭绍义;郦剑;毛志远;柳襄怀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11-414.  
摘要   PDF (1297KB)
研究了无压(PL);热压(HP),热等静压(HIP)同烧结SiC陶瓷的室温冲蚀磨损行为热等静压SiC陶瓷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细致的组织结构,其冲蚀磨损耐磨性比无压和热压烧结SiC陶瓷要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d_(0.96)Zn_(0.04)Te单晶生长及晶体成分偏析
徐嵬;李宇杰;郭喜平;介万奇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15-418.  
摘要   PDF (287KB)
采用常规Bridgman法和ACRT-B法进行Cd0.96Zn0.04Te晶体生长实验结果表明:ACRT产生的强迫对流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倒壁形核,有利于获得大的晶体;ACRT的加入提高了有效分凝系数keff,使其向平衡分凝系数keq趋近,导致轴向的偏折增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钛碳化硅纤维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特性
王军;宋永才;冯春祥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19-422.  
摘要   PDF (779KB)
用超声将平均粒径40nm的钛粉均匀分散到聚碳硅烷中,通过烙融纺丝、不烙化处理、烧结,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电阻率连续可调的含钛碳化硅纤维这种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成结构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雷达波吸收特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铁合金表面激光熔凝一步制备复合生物陶瓷涂层
张亚平;高家诚;文静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23-426.  
摘要   PDF (1960KB)

在经过渡层预处理的TC4钛合金表面上预置设定配比的CaHPO4·2H2O、CaCO3混合粉末,比较少量Y2O3粉末对合成与涂覆生物陶瓷涂层的影响经优化激光工艺处理后,成功地实现一步激光束合成与涂覆生物陶瓷涂层该涂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且改善了植入材料弹性模量与生物硬组织的匹配性Y2O3对生物陶瓷涂层的合成及性能改善均有重要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温超导材料织构的定量分析方法
王沿东;徐家桢;奚正平;周廉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27-430.  
摘要   PDF (300KB)
针对高温超导材料X射线衍射(XRD)谱上衍射峰大量重叠及明显定化的现象,使用位敏探测器及织构定量分析的改进最大炮法,准确地进行高Tc材料织构的定量分析实验指出:使用上述方法的织构定量分析软件,可从大量重叠极图获得准确的织构信息;使用带有位敏探测器的X射线衍射仪,可以提高重叠极图测量的准确度,减少复杂材料(低晶体对林具有重叠衍射峰或复相材料)织构定量分析难度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异步轧制取向硅钢薄带的三次再结晶
刘刚;刘桂兰;齐克敏;王福;左良;梁志德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31-433.  
摘要   PDF (255KB)
采用速比为1.2的异步轧制及常规轧制,将0.30mm厚的工业取向硅钢冷轧至0.10mm;在普通氢气炉中退火对退火薄带的再结晶组织、织构和磁性的研究表明:经异步轧制并在1150℃退火的5h中发生了三次再结晶,晶粒度1~3mm、晶粒取向为{110}[001];与冷轧前板材相比,薄带的磁性明显改善:铁攒下降了51%,B8=1.978T,P13/50=0.30mW·g-1P17/50=0.72mW·g-1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稀土在激光熔覆涂层中的分布及其对腐蚀性能的影响
沈以赴;佟百运;冯钟潮;梁勇;陈继志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34-436.  
摘要   PDF (1114KB)
用激光快速熔凝法向金属表层加入稀土,结果表明激光处理能够把较多的稀土加入到钢的表层;钢表层中的过他和稀土除和氧、硫作用外,还可固溶于晶内、晶界或其附近,甚至能形成金属间化合物RE2Fe17;经过稀土和激光复合处理的表面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聚吡咯电流变体的导电特性
吴水珠;曾钫;沈家瑞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37-439.  
摘要   PDF (268KB)
以聚吡咯为悬浮颗粒相、硅油为分散介质,制备了聚吡咯电流变悬浮液,研究了其导电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颗粒电导率、颗粒浓度、温度的增高,悬浮体系的导电性增大;而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体系的导电特性降低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耐高温硫硒化镉红色陶瓷釉生产新工艺
李国栋;吴伯麟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40-442.  
摘要   PDF (282KB)
探讨了硫(硒)化镉红(黄)色釉耐高温性能差的原因;用添加外加剂及ZrO2-SiO2溶胶包裹法制得了耐高温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硫(硒)化镉红(黄)色白瓷%Zr3Se4的生成有利于提高红(黄)色釉耐高温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iC_p/2024Al复合材料的超塑性能及断口形貌
颜莹;刘勃然;张彩培;丁桦;王文龙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43-445.  
摘要   PDF (1030KB)
熔铸法(IM)制备的SiC颗粒(14μm)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经轧制成材后,在490、510、520和530℃下,初始应变速率在167~10-4~1.67×10-3s-1的范围内进行了超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520℃、初始变应速率为8.33×10-4s-1时,超塑延伸率最大,为290%,m值约为0.49.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形貌,分析了变形机理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电磁搅拌自生表面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金俊泽;张永安;曹志强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 (4): 446-448.  
摘要   PDF (1791KB)
根据电磁场搅拌时定向凝固形成分离共晶的原理,制备了内表面为Al3Ni金属同化合物、外表面为少量Al3Ni与亚共晶组织,而基作为亚共晶组织的自生表面复合材料管状试样,分析了复合层的组织形貌、结合强度、耐腐蚀性能,讨论了分离偏聚物的形成机理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