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005-3093
CN 21-1328/TG
创刊于 1987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92年, 第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2-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研究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科学部1993年材料科学重点项目指南
No Author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61-461.  
摘要   PDF (66KB)
<正> 材料与工程科学部1991年资助材料科学重点项目4项,资助金额215万元。1992年资助材料科学重点项目5项,金额245万元。已批准材料科学重大项目2项,资助总金额600万元(含863联合资助100万元)。1993年已批准立项的材料科学重点项目8项,预计经费约400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1993年材料科学重点项目指南
No Author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62-466.  
摘要   PDF (484KB)
<正> 项目编号59331010金属间化合物是为适应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温合金材料。由于这类材料的晶体结构等原因导致的室温脆性和低韧性,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本项目以铝化物(Fe-Al,Ni-Al,Ti-Al 系金属间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脆性本质及解决韧化途径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液态金属在陶瓷上铺展时的前驱膜现象
冼爱平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67-471.  
摘要   PDF (597KB)
本文采用Sn 基活性钎料首次在金属-陶瓷润湿系统中发现了润湿前驱膜现象。仔细研究表明,这种前驱膜的形成与活性钎料中活性元素种类、陶瓷材料、第三组元种类及润湿温度有关。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前驱膜由一层连续的活性元素构成的反应膜和这层表面膜上停驻的细小而分离的Sn 岛所组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8090Al-Li 合金亚晶倾转的动态再结晶机制
刘志义;崔建忠;白光润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72-475.  
摘要   PDF (719KB)
通过对8090Al-Li 合金热变形的研究,发现了一类亚晶倾转形核的动态再结晶。从应力及能量的角度分析了亚晶倾转形核过程及应变对形核的作用。亚晶倾转形核再结晶是在外界应力的作用下,位错克服亚晶界的短程应力场所造成的能垒,进入亚晶界,增大亚晶界角度,同时发生亚晶倾转的过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爆炸和滚压强化对不锈钢表面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王静宜;谈育煦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76-480.  
摘要   PDF (1886KB)
对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了爆炸强化、滚压强化和喷丸强化。爆炸强化时表面层内出现形变孪晶栅栏,位错线具有方向性、呈密布排列,局部山现ε马氏体、α马氏体和奥氏体超细晶粒的区域;滚压强化后表面层内也有就、孪晶栅栏出现,但位错以胞状结构的形式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喷丸强化的表面层内孪晶栅栏十分致密,位错线仍以方向性排布,并无位错胞出现。表面层内组织结构出现差异,主要与变形速度和变形量有关,高速和较大的变形量可诱发α,ε马氏体转变和形成超细奥氏体晶粒,慢速变形时能促使位错胞的形成。本文还讨论了孪晶栅栏的形成方式及其内部构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镍基高温合金超细定向柱晶的凝固特性
刘忠元;杨爱民;李建国;史正兴;傅恒志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81-486.  
摘要   PDF (1553KB)
本文采用超高梯度快速定向凝固装置研究了镍基铸造高温合金K405超细定向柱晶的凝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梯度为660K/cm 和凝固速率为760μm/s时,可获得超细柱晶体,其一次、二次枝晶间距λ_1和λ_2分别小于25μm 和10μm;Cr,Al,Ti,W,Co 等元素的偏析比均趋近于1;γ′相分布均匀,(γ+γ′)共晶基本消除,MC 碳化物呈点状和小条状沿一次枝晶轴方向均匀分布于枝晶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连续致密 Bi 系/Ag 基超导复合带的制备
刘清民;葛云龙;金华;乔桂文;胡壮麒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87-490.  
摘要   PDF (839KB)
用电流加热熔化涂层法制备出结构致密、涂层均匀的Bi 系/Ag 基超导复合带。条带可连续制备,且有较强的抗弯曲性能,在3mm 弯曲半径下不出现裂纹。热外理后样品的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EDAX 成分分析及表面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复合带界面结合紧密,超导层结构致密,成分均匀,而且组织有明显的织构特性。经860℃,50h 处理的样品,在零磁场、77K 下,临界电流密度为2.2×10~2A/cm~2。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熔融织构 YBa_2Cu_3O_x 样品的制备工艺、结构特性及物理性能
魏旺水;罗乐;张永红;龚尚敏;章岚;胡素辉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91-494.  
摘要   PDF (552KB)
在无特殊设计的温度梯度条件下,用熔融织构法制备了高电流密度的YBCO(123)块样。组织分析表明,样品由厚度约为10μm 的薄片晶粒,按c 轴相互平行的方式定向排列而成,晶粒长度达1cm。在77K,5T 下,直流传输电流密度达40kA/cm~2。钉扎势(77K,1T)为0.2eV 左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定向凝固工艺参数对稀土钴永磁合金易磁化轴的影响
刘新才;傅恒志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95-497.  
摘要   PDF (486KB)
本文研究了Sm-Ce-Co-Cu-Fe-Zr 六元系定向凝固试样的磁各向异性。定向凝固温度、抽拉速度对易磁化轴与晶体强制性生长方向夹角θ有显著影响,即当G/R 减小且<(G/R)_(c1)时,夹角θ由0°突变为90°。有些合金是成分决定了θ≠0°。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 在疲劳早期阶段行为的实验研究
费广涛;朱震刚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498-502.  
摘要   PDF (919KB)
本文研究了多晶99.999wt-%Al 在拉压疲劳早期阶段中应力、内耗、超声衰减随循环圈数的变化关系,以及它们与试样内部位错组态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当超声衰减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位错组态为缠结带与单根位错并存,当应力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位错组态为胞状结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稀 Al 合金中溶质原子对疲劳早期阶段行为的影响
费广涛;朱震刚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03-506.  
摘要   PDF (319KB)
本文研究了退火Al-0.025wt-%Mg 和99.6wt-%Al 多晶在疲劳早期阶段应力、内耗、超声衰减的变化,并与99.999wt-%Al 对比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稀Al 合金中少量溶质原子的存在提高应力的整体高度,推迟循环软化的出现,降低疲劳过程中的内耗值及超声衰减值。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Sn 合金中两个不同类型的内耗峰
吴晓平;张立德;李雯坤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07-510.  
摘要   PDF (323KB)
Al-Sn 合金多晶样品中,在传统晶界峰的高温侧发现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内耗峰(记作P_1,P_2峰),它们在单晶中均消失,因而与晶界相关。P1与晶界峰有消长关系,对时效和退火温度敏感,仅在降温过程中出现,是过程峰,存在于Al-0.008wt-%Sn 和Al-0.0135wt-%Sn 多晶试样中;P_2与晶粒尺寸和样品尺寸相关,是稳定的内耗峰,存在于Al-0.067wt-%Sn 和Al-0.136wt-%Sn 多晶试样中。P_1,P_2峰分别来源于被Sn 原子非平衡偏聚的细晶界和含有Al-Sn 沉淀粒子的粗晶界。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_(78)B_(13)Si_9纳米晶合金中的 Hall-Petch 关系
佟华宇;王景唐;丁炳哲;李淑苓;李谷松;卢柯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11-513.  
摘要   PDF (165KB)
采用晶化法由Fe_(78)B_(13)Si_9非晶态合金条带制备纳米晶合金,测定了纳米晶合金的显微硬度。晶粒尺寸在纳米数量级时,Hall-Petch 关系仍然成立。FeBSi 纳米晶合金的硬度值约为相同成分的粗晶粒状态合金的2倍。位错作用机制仍为强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Ti 离子注入 LiNbO_3表面损伤分析
周建华;游伯强;张良莹;姚熹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14-518.  
摘要   PDF (405KB)
本文分析了高能Ti 离子注入LiNbO_3后x,y,z 三种不同切向的表面损伤分布及退火效应。x,y 切片表面损伤程度近乎无定形,Nb 原子迁移率N_D/N=1;z 切片表面损伤仍未饱和,N_D/N=0.8。辐射损伤主要是大量Nb 偏离晶格位置成为间隙原子,注入的Ti 离子处于间隙位置—LiNbO_3结构中固有的空位,使晶格有微小的膨胀。注入后产生有大量的氧缺位,氧气氛中热退火可消除氧缺位,使位移原子恢复至原晶格位置,且大部分间隙位置上的Ti 离子通过替代Nb 或少数Li 进入正规格点上,此处晶格有少许收缩;热处理后损伤的消除由注入层与衬底的界面处向外表面方向进行,需1000℃高温退火,晶格损伤才能获得明显的改善,氧气氛可防止氧缺位的增多。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Ti 离子注入 LiNbO_3表面光学性能
游伯强;周建华;张良莹;姚熹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19-522.  
摘要   PDF (295KB)
本文研究了x,y,z 三种切向的LiNbO_3单晶片注入350keV 高能Ti 离子(注入剂量为1.5×10~(17)/cm~2)后的表面光学性能。利用光谱仪及AUEL 椭偏仪对三种切向LiNbO_3试样在不同工艺处理后的光透射率及折射率进行了测试。注入损伤造成的光损耗可通过热处理消除,使晶格结构恢复至与完整晶格排列相近;注入层的折射率可增加11—13%左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纳米非晶 Si_3N_4固体结构和键合特征
张立德;王涛;蔡树芝;牟季美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23-527.  
摘要   PDF (514KB)
本文用X 射线径向分布函数、电镜观察、X 射线电子能谱和X 射线衍射图谱较系统地研究了纳米Si_3N_4固体。结果表明,纳米非晶Si_3N_4在25—1300℃热处理后颗粒没有明显长大,界面组分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持纳米非晶态基本特征、界面为一种新型短程序,Si—N 键配位严重不足,Si 悬键较多。纳米Si_3N_4键结构不是典型的共价键。高于400℃退火,氧化明显,试样表面有SiO_2生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掺杂 Al_2O_3对 Ba_2Ti_9O_(20)相形成的影响
喻家庆;王家生;赵航炜;于宝海;王盛宇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28-532.  
摘要   PDF (1483KB)
本文研究了在BaO-TiO_2-SnO_2固相反应系统中掺杂Al_2O_3对Ba_2Ti_9O_(20)相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掺杂少量的Al_2O_3,在反应过程中Ba_2Ti_9O_(20)相也变得更容易形成。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Ba_2Ti_9O_(20)晶体结晶时,由于具有层状结构特征,往往会出现结构层间应力;这种应力会严重制约Ba_2Ti_9O_(20)晶体的形核和长大。掺杂少量Al_2O_3后,能形成与Ba_2Ti_9O_(20)晶体共生的BaAl_2Ti_6O_(16)晶体;这种共生机制抑制了应力的发展。Al_2O_3改善了Ba_2Ti_9O_(20)结晶的动力学条件,促进了Ba_2Ti_9O_(20)相的形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胶溶法合成 TiO_2超微粒子
王晓慧;王子忱;李熙;张丽华;肖良质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33-537.  
摘要   PDF (553KB)
用胶溶法合成了TiO_2超微粒子。研究了反应物浓度、胶溶剂用量、胶溶温度对胶溶过程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DBS 的量与Ti 萃取率的关系。探讨了合成超微粒子TiO_2的最佳条件,分析了产品的特性。200℃热处理得到的产品为非晶型圆球状,粒度均匀,平均6.0nm,在许多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透明性。550℃得到晶态锐钛矿型超微粒子TiO_2,粒度为8.5nm。700℃热处理得到金红石型TiO_2,粒度为33.2nm。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界面层结构对填充聚丙烯力学性能及流变行为的影响
朱静安;鞠勋疆;冯之榴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38-543.  
摘要   PDF (692KB)
本文采用各类偶联剂处理填充改性聚丙烯的无机填料。实验结果表明,硅烷类KH-550偶联剂在界面层形成刚性架的有机硅烷膜复盖层结构,使填充聚丙烯屈服强度明显提高,断裂面形貌为界面结合较好的脆性断裂。TSC,NDZ-201,OLT-671和DL-411等酯类偶联剂在界面形成线型柔性链的单分子层结构,使填充聚丙烯冲击强度、断裂仲长率提高,加工流动性能明显改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姚康德;陈春伟;王翠珠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44-548.  
摘要   PDF (1024KB)
本文用羟基封端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经脱水缩合反应改性环氧树脂(Ep),得到PMPS/Ep 接枝聚合物。扫描电子显微镜形态分析表明,此接枝交联聚合物是两相分离的海-岛状结构,PMPS 分散相可有效地微细化,平均粒径为2—3μm,且两相间形成互穿网络(IPN′S)过渡层,改善了两相间的相容性。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水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影响非连续增强 Al 基复合材料塑性的因素
吕毓雄;毕敬;马宗义;申红伟;高荫轩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49-552.  
摘要   PDF (517KB)
用粉末冶金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碳化硅晶须(SiC_w)及碳化硅颗粒(SiC_p)增强Al 合金加纯Al 复合基体新型复合材料。研究了加工工艺、增强相的数量、尺寸、类型及基体成分对复合材料塑性的影响。15v .-%SiCp 增强2024A+Al复合材料的延伸率达到9.0%。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分类索引
No Author
材料研究学报. 1992, 6 (6): 553-560.  
摘要   PDF (712KB)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