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材料研究学报  1999, Vol. 13 Issue (3): 320-322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固液界面与单晶连铸表面质量
范新会(1); 李建国(2); 傅恒志(2)
1.西安工业学院; 2.西北工业大学
引用本文:

范新会; 李建国; 傅恒志 . 固液界面与单晶连铸表面质量[J]. 材料研究学报, 1999, 13(3): 320-322.

全文: PDF(323 KB)  
摘要: 本文研究固液界面对单晶连铸造表面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形成中心向液体中凸出形状的固液界面, 且保证铸锭表面在离开铸型之后自由凝固是获得高的表面质量的必要条件. 铸锭中心凝固点与铸造型出口的最大距离, 取决于固液界面张力及液体的密度. 单晶铝铸锭表面凝固点与铸型出品的最大距离应控制在2mm范围内, 这一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
关键词 金属单晶连续铸造固液界面表面质量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00-01-01     
1本保元次郎,大野笃美,日本金属学会志,54(3),321(1990)
2本保元次郎,大野笃美,轻金属,39(1),38(1989)
3范新会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6(4),106(1996)
4范新会,单晶连铸技术研究,博士论文,西北工业大学(1997)
5王致清,粘性流体功力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p.42
6李庆春,铸件形成理论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p.90
7胡汉启,金属凝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p.64
8下地光雄著,郭淦钦译,液态金属(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P.401
[1] 刘海涛; 杜伟; 谢胜涛; 刘振宇; 王国栋 . 初始凝固组织对Cr17表面皱折的影响机制[J]. 材料研究学报, 2008, 22(5): 467-472.
[2] 范新会; 李建国; 傅恒志 . 单晶连铸凝固过程中的组织演化[J]. 材料研究学报, 1999, 13(4): 347-352.
[3] 刘晓华;郭喜平;介万奇;周尧和. 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径向分凝[J]. 材料研究学报, 1998, 12(2): 123-127.
[4] 范新会;蔡英文;魏朋义;李建国;傅恒志. 单晶连铸技术研究[J]. 材料研究学报, 1996, 10(3): 26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