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ly-efficiency nanocrystal up-conversion phosphors: ytterbium and erbium codoped lanthanum molybdate
1
2002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Power dependence of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 lanthanide and transition-metal-ion systems
1
2000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Correlation of afterglow, trap states and site preference in RE2O3:1% Eu (RE=Lu, Y, Sc) single crystal scintillators
1
2019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Mid-infrared luminescence and energy transfer of Tm3+/Yb3+ doped fluorophosphates glass
1
2012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Tm3+ and Yb3+-codoped lutetium oxide nanopowders
1
2008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Near-infrared-to-blue upconversion in colloidal BaYF5:Tm3+,Yb3+ nanocrystals
1
2009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β-NaYF4:Yb3+/Er3+@β-NaYF4:Yb3+的上转换发光特性
1
2020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β-NaYF4:Yb3+/Er3+@β-NaYF4:Yb3+的上转换发光特性
1
2020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oxide compounds under synchrotron radiation excitation: Lu2O3:Eu nanopowders, ceramics and films
1
2018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980 nm激光激发下Er3+和Yb3+共掺杂氟氧玻璃的上转换发光
1
2004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980 nm激光激发下Er3+和Yb3+共掺杂氟氧玻璃的上转换发光
1
2004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of scintillating glasses doped with Tb3+/Ce3+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erium under photo- and electron excitation
1
2015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O3-HfO2 system in the indium oxide-rich region
1
2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absorption an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 Er3+ and Er3+/Yb3+ doped In2O3 phosphor
1
2016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Role of Y admixture in (Lu1-xYx)3-Al5O12:Pr ceramic scintillators free of host luminescence
1
2016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Towards bright and fast Lu3Al5O12:Ce, Mg optical ceramics scintillators
1
2016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Homogeneous (Lu1-xInx)2O3 (x=0~1) solid solutions: controlled synthesis, structure feature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2
2017
... 上转换发光是长波光激发出的较短波长的光,其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方式违背斯托克定律,所以上转换发光也称为反斯托克定律发光[1].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很多优点,诸如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输出波长可调谐等,因此人们对这种材料的制备和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材料,已经成为三维立体显示、生物分子荧光标识、生物医学治疗、红外辐射探测和全固化短波长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2].上转换发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所构成,激活剂主要是镧系元素.掺杂镧系元素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有发射光谱带较窄、发射寿命长、毒性低、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发光基质对材料的发光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上转换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还要考虑如何提高其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这些性能,与粉料的粒度、分散性、形貌、纯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的方法较多,例如表面钝化和共掺敏化剂(如Yb3+)为激活离子传递能量,或共掺Li+、K+、Mg2+等特殊离子调节基质的晶体场环境和区域晶体场的对称性等[3].作为镧系激活剂,Tm3+离子具有特殊的能级结构和发光特性,如结构简单、寿命长、吸收发射截面积大等,是常用的上转换激活离子之一[4].文献[5]报道了Tm3+与Yb3+离子共掺,通过Yb3+→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上转换的发光效率.同时,Yb3+离子吸收980 nm波段的特征近红外光线,从而使其商用价值提高[6,7].Gd2O3、Y2O3 和 Lu2O3是三种典型的稀土氧化物基质材料,把镧系离子掺杂在上述基质中可得到化学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且发光效率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8],在上转换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Lu2O3具有高密度、低热膨胀、相稳定性和低声子能量(声子截止宽度600 cm-1),宽带隙(约5.8 eV)等优点;In2O3则是一种n型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带隙约为3.6 eV),主要有立方(空间点群Ia¯3)、六方(空间点群R¯3c)和正交结构(空间点群Pbcn)三种晶型.立方氧化铟是稳定晶型,与Lu2O3都属于方铁锰矿型体心立方结构,即每个晶胞中含有80个原子,包括32个铟原子和48个氧原子.In3+离子位于两种格位:8个高对称性的S6格位和24个低对称性的C2格位[11,12].Lu2O3有足够容纳大多数镧系离子发射能级的带隙,但是能带太宽容易使反位缺陷的浓度提高.用“能带工程”和“缺陷工程”可调控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中浅能级缺陷的浓度和陷阱深度,从而得到更优异的闪烁性能[13,14].In2O3的掺杂可调节Lu2O3的带隙[15],从而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倍半氧化物粉末,需要反复球磨和高温煅烧,能耗多、生产周期长、容易引进杂质、且制备出的粉体粒度较大.与固相反应合成相比,液相合成有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粉体尺寸和形貌可控等优点.本文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用液相沉淀法合成碳酸盐类前驱体,再将其热分解制备一系列氧化物粉体[(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分析其上转换发光和衰减行为. ...
... 图1b给出了沉淀前驱体的FTIR图谱.x=0的样品呈现出典型的水合碱式碳酸盐结构特征[(Lu0.5In0.5)(OH)CO3].波数为1650 cm-1附近的吸收带,是水分子的特征弯曲振动(ʋ2)造成的;以波数3400 cm-1为中心的宽带,是水分子对称(ʋ1)和反对称(ʋ3)的振动和自由羟基的振动(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羟基而不是水中的羟基)造成的;在1350~1600 cm-1波数区域以及位于840和1100 cm-1的振动峰都具有碳酸根离子的典型特征(其中1350-1600 cm-1对应ʋ3振动,840 cm-1对应ʋ2振动,1100 cm-1对应ʋ1振动)[17,18];在波数为~681 cm-1处的吸收峰,为M‒O振动峰[15]. ...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ransparent magneto-optical Ho2O3 ceramics
1
2019
... 其中B0为半峰宽,Bc为校正因子,θ为衍射峰的角度,λ为X射线的波长[16].由(222)衍射峰计算出粉末样品的晶粒尺寸约为56 nm. ...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layered rare-earth hydroxide nanosheets leading to highly transparent (Y0.95Eu0.05)2O3 ceramics
1
2015
... 图1b给出了沉淀前驱体的FTIR图谱.x=0的样品呈现出典型的水合碱式碳酸盐结构特征[(Lu0.5In0.5)(OH)CO3].波数为1650 cm-1附近的吸收带,是水分子的特征弯曲振动(ʋ2)造成的;以波数3400 cm-1为中心的宽带,是水分子对称(ʋ1)和反对称(ʋ3)的振动和自由羟基的振动(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羟基而不是水中的羟基)造成的;在1350~1600 cm-1波数区域以及位于840和1100 cm-1的振动峰都具有碳酸根离子的典型特征(其中1350-1600 cm-1对应ʋ3振动,840 cm-1对应ʋ2振动,1100 cm-1对应ʋ1振动)[17,18];在波数为~681 cm-1处的吸收峰,为M‒O振动峰[15]. ...
Y/Gd/Eu三元稀土层状化合物的离子交换行为与光学性能
1
2019
... 图1b给出了沉淀前驱体的FTIR图谱.x=0的样品呈现出典型的水合碱式碳酸盐结构特征[(Lu0.5In0.5)(OH)CO3].波数为1650 cm-1附近的吸收带,是水分子的特征弯曲振动(ʋ2)造成的;以波数3400 cm-1为中心的宽带,是水分子对称(ʋ1)和反对称(ʋ3)的振动和自由羟基的振动(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羟基而不是水中的羟基)造成的;在1350~1600 cm-1波数区域以及位于840和1100 cm-1的振动峰都具有碳酸根离子的典型特征(其中1350-1600 cm-1对应ʋ3振动,840 cm-1对应ʋ2振动,1100 cm-1对应ʋ1振动)[17,18];在波数为~681 cm-1处的吸收峰,为M‒O振动峰[15]. ...
Y/Gd/Eu三元稀土层状化合物的离子交换行为与光学性能
1
2019
... 图1b给出了沉淀前驱体的FTIR图谱.x=0的样品呈现出典型的水合碱式碳酸盐结构特征[(Lu0.5In0.5)(OH)CO3].波数为1650 cm-1附近的吸收带,是水分子的特征弯曲振动(ʋ2)造成的;以波数3400 cm-1为中心的宽带,是水分子对称(ʋ1)和反对称(ʋ3)的振动和自由羟基的振动(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羟基而不是水中的羟基)造成的;在1350~1600 cm-1波数区域以及位于840和1100 cm-1的振动峰都具有碳酸根离子的典型特征(其中1350-1600 cm-1对应ʋ3振动,840 cm-1对应ʋ2振动,1100 cm-1对应ʋ1振动)[17,18];在波数为~681 cm-1处的吸收峰,为M‒O振动峰[15]. ...
SrMoO4:Pr3+红色荧光粉的水热合成及光致发光
1
2017
... 用FE-SEM观测了[(Lu0.5In0.5)0.949Tm0.001Yb0.05]2O3样品的前驱体和氧化物固溶体粉末的形貌,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前驱体呈现出超细的类球形状纳米晶形态,与其XRD非晶态结构相对应.在1100℃煅烧后颗粒仍保持类球状,且分散性较好,与前驱体相比颗粒明显长大,使用WinRoof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出氧化物固溶体的平均粒度为约110 nm[19].本文制备的高分散粉体有利于发光的一致性,类球状颗粒的紧密堆积有利于生成更加致密的荧光层,而样品的颗粒尺寸较小可改善图像的分辨率. ...
SrMoO4:Pr3+红色荧光粉的水热合成及光致发光
1
2017
... 用FE-SEM观测了[(Lu0.5In0.5)0.949Tm0.001Yb0.05]2O3样品的前驱体和氧化物固溶体粉末的形貌,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前驱体呈现出超细的类球形状纳米晶形态,与其XRD非晶态结构相对应.在1100℃煅烧后颗粒仍保持类球状,且分散性较好,与前驱体相比颗粒明显长大,使用WinRoof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出氧化物固溶体的平均粒度为约110 nm[19].本文制备的高分散粉体有利于发光的一致性,类球状颗粒的紧密堆积有利于生成更加致密的荧光层,而样品的颗粒尺寸较小可改善图像的分辨率. ...
Near-infrared an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Tm3+ and Tm3+/Yb3+-doped oxyfluorosilicate glasses
1
2019
... 上转换发光依赖上下能级间的间隙和声子数量,其效率则取决于能量传递.为了研究上转换的发光机理并确定声子数量,图4给出了Yb3+掺杂浓度为2.5%的粉末样品的上转换发光行为与泵浦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发光强度随着功率的增加而提高.发射强度(Iem)与红外激发强度(Ip)之间的关系为[20] ...
Power dependence of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n lanthanide and transition-metal-ion systems
1
2000
... Tm3+ -Yb3+共掺系统的上转换发光过程,受能量传递、激发态吸收和交叉弛豫等的影响.图5给出了[(Lu0.5In0.5)0.999-xTm0.001Ybx]2O3粉末的上转换能量传递的能级图.当用980nm的激光激发时Yb3+作为敏化剂的荧光粉只有Yb3+能级上的电子被激发,因为Tm3+离子的能级与其不匹配.Yb3+离子2F5能级上的电子转移到Tm3+离子能级,能量传递方式有三种:第一种,电子从Yb3+离子的2F5/2能级利用图示的ET1过程转移到Tm3+上的3H5能级上,然后通过非辐射弛豫(NR)到3F4能级,再激发至3F3和3F2能级,通过NR到3H4能级,因此电子从3H4激发态回落至3H6基态时产生812 nm的近红外发射光,即可描述为[3H4(Tm3+)→3H6(Tm3+)+hʋ812 nm];第二种,电子从Yb3+离子的2F5/2能级利用ET2过程到Tm3+的3H4能级,再激发跃迁至1G4能级上(ETU2).Yb3+离子通过2个光子吸收(TPA)也可填充到1G4[21].因此电子从1G4激发态回落到3F4基态时产生654 nm的红光发射,可描述为[1G4(Tm3+)→3F4(Tm3+)+hʋ654 nm];第三种,Tm3+离子1G4能级上的电子通过Tm3+离子能级内的交叉弛豫过程填充到1D2能级,可描述为[1G4((Tm3+)+3H4(Tm3+)→3F4(Tm3+)+1D2(Tm3+)],然后通过辐射跃迁回落到3H5和3F4能级并分别发出492 nm的绿光[1D2(Tm3+)→3H5(Tm3+)+hʋ492 nm]和460 nm的蓝光[1D2(Tm3+)→3F4(Tm3+)+hʋ460 nm]. ...
White light and multicolor emission tuning in triply doped Yb3+/Tm3+/Er3+ novel fluoro-phosphate transparent glass-ceramics
1
2014
... 其中τ为荧光寿命,t为衰减时间,I为发射强度,A和B为常数[22,23].拟合结果表明,在474 nm蓝光发射下τ=0.84±0.003 ms、A=16199.0±118.5、B=1.96±0.91;在654 nm红光发射下τ=0.98±0.003 ms、A=7541.5±41.8、B=7.78±0.91.这些结果表明,474 nm蓝光发射下的荧光寿命比654nm红光发射下的荧光寿命稍短.这可能是相邻的Tm3+离子之间的交叉弛豫造成的,可描述为[1G4((Tm3+)+3H4(Tm3+)→3F4(Tm3+)+1D2(Tm3+)](图5). ...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ransparent (Y0.98-xTb0.02Eux)2O3 ceramics with color-tailorable emission
1
2015
... 其中τ为荧光寿命,t为衰减时间,I为发射强度,A和B为常数[22,23].拟合结果表明,在474 nm蓝光发射下τ=0.84±0.003 ms、A=16199.0±118.5、B=1.96±0.91;在654 nm红光发射下τ=0.98±0.003 ms、A=7541.5±41.8、B=7.78±0.91.这些结果表明,474 nm蓝光发射下的荧光寿命比654nm红光发射下的荧光寿命稍短.这可能是相邻的Tm3+离子之间的交叉弛豫造成的,可描述为[1G4((Tm3+)+3H4(Tm3+)→3F4(Tm3+)+1D2(Tm3+)](图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