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首页
金属所系列期刊
联系我们
English
快速检索
引用检索
图表检索
高级检索
最新录用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热点文章
|
虚拟专辑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期刊订阅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关于期刊
»
期刊简介
»
编委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基金资助
»
获奖情况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远程编辑登录
当期目录
More>>
1994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4-04-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论文
Select
TiAl-V-Si合金中Ti_(5)Si_3析出相与基体相的取向关系
贺连龙;叶恒强;徐仁根;杨德庄
金属学报. 1994, 30 (
4
): 145-149.
摘要
PDF
(322KB)
通过电子显微分析,发现在热等静压的TiAl-V-Si合金中有大量的硅化物沿层状结构的相界面析出,这些硅化物为Ti_5Si_3相,通常为近六角形的薄片.Ti_5Si_3相与层状结构基体相(α_2和γ相)间具有如下的固定取向关系[0001]_(Ti_5Si_3)//[0001]_(Ti_3Al),(3120)_(Ti_5Si_3),//(1010)_(Ti_3Al)[0001]_(Ti_5Si_3)//[111]_(TiAl),(4150)_(Ti_5Si_3)//(110)_(TiAl)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快速凝固Al─Fe基合金条带中准晶相的形成及稳定性
关绍康;汤亚力;沈宁福;胡汉起
金属学报. 1994, 30 (
4
): 150-154.
摘要
PDF
(338KB)
对快速凝固Al─Fe基合金的原始条带及退火组织进行了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原始条带截面组织按准晶形成可分成三个区域:无准晶区;准晶形成区;准晶分解区,在698K保温1h发现中间区的准晶开始晶化.组织形貌类同铸态组织的准晶分解区,说明准晶的晶化是在凝固过程中进行的、并且始于准晶与基体界面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快速凝固Al─3.18Ti─0.65C合金中TiC相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仝兴存;沈宁福;柳百成
金属学报. 1994, 30 (
4
): 155-159.
摘要
PDF
(277KB)
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在Al─3.18Ti─0.65C(wt─%)合金中获得了呈弥散分布的单一TiC相颗粒,尺寸为30─100nm,原子组成为TiC_(0.76).结合常规和快速凝固组织的分析对比,并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TiC相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Ar~(+)混合Fe-Dy多层膜的结构及性能
李胜利;王佩璇;阎凤章;马如璋
金属学报. 1994, 30 (
4
): 160-163.
摘要
PDF
(314KB)
用真空双源蒸镀法在Si单晶衬底上制备了Fe,Dy原子数比为3:2的Fe─Dy成分调制多层膜.用AES、RBS、X射线衍射(XRD)以及磁性测量分析了Ar~(+)混合前后Fe─Dy多层膜的相交.Ar~(+)离子注入能量110keV,剂量5×10~(15)─1×10~(17)/cm~2.结果表明,注入剂量为1×10~(17)/cm~2时,Fe,Dy完全混合,并且由晶态的Fe,Dy完全转变为Fe_(60)Dy_(40)(近似于该化学配比)的非晶态合金,随Ar~(+)注入量的增加,Fe一Dy多层膜的M_s下降,在剂量50×10~(15)/cm~2时下降幅度最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62Sn─36Pb─2AgSMT封装焊点的等温剪切低周疲劳特征
李云卿;唐祥云;马莒生;黄乐
金属学报. 1994, 30 (
4
): 164-169.
摘要
PDF
(488KB)
研究了表面封装焊在剪切应力作用下等温低周疲劳特征,得到疲劳寿命与循环应力幅的关系曲线.分析了62Sn─36Pb─2Ag焊点的低周疲劳失效机理。结果表明:62Sn─36Pb─2Ag表面封装焊点在剪应力控制等温低周疲劳过程中有明显的循环蠕变行为,焊点的失效是由于疲劳与蠕变的交互作用造成的。在25℃,低应力水平下,焊点的失效主要受疲劳过程控制,而高应力水平下,焊点的失效主要受蠕变过程控制;100℃等温低周疲劳的失效机理与室温疲劳相似,其由疲劳机理向蠕变机理转化的应力水平τ_(+)较室温下为低,但在相对应力水平(τ_+/τ_b和τ_+/τ_b')相同时,100℃与室温时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da/dN基本一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多级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可靠性计算方法
韩玉梅;韩恩厚;柯伟
金属学报. 1994, 30 (
4
): 170-175.
摘要
PDF
(345KB)
以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破坏率相等进行损伤等效转换出发,建立了新的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出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多级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可靠度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P─S─N曲线是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时的计算公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挤压SiC_w/LD2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王德尊;刘钧;于维成;王中光;姚忠凯
金属学报. 1994, 30 (
4
): 176-180.
摘要
PDF
(382KB)
研究了挤压16v.─%─SiC_w/LD2复合材料在两种晶须取向和两种时效状态下的疲劳强度。用TEM和SEM观察了疲劳前后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SiC_w/LD2具有较高的高周疲劳强度,而且纵向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横向试样的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爆炸加载下钨合金的断裂特性
刘小苹;周益春;王春奎;段祝平
金属学报. 1994, 30 (
4
): 181-18.
摘要
PDF
(460KB)
用微量炸药接触爆炸的方法,研究了钨合金93W─4Ni─3Fe在高加载率条件下的断裂特性,通过宏、微观观察,以及与静态断裂特性相比较,发现随着加载率的增加,钨─钨界面裂纹增加,致使钨合金的断口呈脆性状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编辑部公告
More
»
喜报!《金属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2024-12-09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2024-06-24
»
《金属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成立
2023-12-26
»
《金属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委员招募
2023-09-27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持续第一
2023-09-27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创新高,进入Q2区
2023-06-29
»
1.797:《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取得新突破
2022-08-24
»
《金属学报》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2021-07-31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突破1.0
2021-07-08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持续第一
2021-01-08
»
《金属学报》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2020-12-28
»
喜报:《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攀新高
2020-06-30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位列第一
2019-11-28
»
《金属学报》学术影响力持续攀升:两个学科第一(Q1区)、一个“最具”、一个Q2区
2019-11-25
»
2019年《金属学报》(中、英文版)联席编委会会议召开
2019-07-29
微信公众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