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首页
金属所系列期刊
联系我们
English
快速检索
引用检索
图表检索
高级检索
最新录用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热点文章
|
虚拟专辑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期刊订阅
ISSN 1005-4537
CN 21-1474/TG
创刊于 1981 年 (双月刊)
关于期刊
»
期刊简介
»
编委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基金资助
»
获奖情况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远程编辑登录
当期目录
More>>
1994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4-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研究报告
Select
Cl~-对铁在硫酸介质中致钝过程的影响
宋光铃;曹楚南;高卫红;李瑛;陈慎豪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175-183.
摘要
PDF
(743KB)
通过对FE在含Cl-与不含Cl-的H2SO4介质中的稳态钝化和暂态致钝过程的分析,发现钝化膜的生成是以分形方式进行的,钝化电位的提高在加快成膜速度的同时,也使膜的分形维数上升.Cl-的加入使分形维数进一步提高,并通过改变膜的组成结构使膜的溶解速度增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超高强度钢CF裂纹扩展的超载效应 Ⅰ.定量模型及预测
路民旭;郑修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184-192.
摘要
PDF
(743KB)
将Willenborg的超载残余应力场模型与裂尖形变动力学、裂尖表面析氢反应电化学动力学以及裂尖材料内部氢的扩散动力学和热力学相结合,建立了氢脆腐蚀疲劳裂纹扩展(CFCG)超载效应的定量描述模型,给出了超载对裂尖表面析氢电化学反应及裂尖氢扩展影响的一系列判据和表达式.用上述模型进行的预测表明,对于超高强度钢,当两次超载周次之间裂纹扩展长度ad远小于超载塑性区尺寸rpOL与恒载塑性区尺寸rpCLA之差,即ad<<rpOL-rpCLA时,CFCG会发生比空气疲劳还强烈的超载迟滞效应.而当ad>rpOL-rpCLA时,可能会发生超载加速效应.这种预测在后文中由试验的宏观规律与断口特征得到充分验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超高强度钢CF裂纹扩展的超载效应 Ⅱ.试验验证与分析
路民旭;郑修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193-200.
摘要
PDF
(2559KB)
对GC-4(40CrMnSiMoVA)钢在空气与3.5%NaCl中性溶液中腐蚀疲劳裂纹扩展(CFCG)的单次超载与周期超载效应进行了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CFCG超载迟滞效应由快速撕裂过程,迟滞过程和恢复过程组成.对于周期超载,当两次超载周次之间裂纹扩展长度ad远小于超载塑性区尺寸rpOL与恒载塑性区尺寸rpCLA之差,即ad<<rpOL-rpCLA时,CFCG会发生比空气疲劳时还强烈的超载迟滞效应.而当ad>rpOL-rpCLA时,会发生超载加速效应.断口分析表明,当ad<<rpOL-rpCLA时,CFCG不会发生超载撕裂,而当ad>rpOL-rpCLA时,会发生显著的超载撕裂.上述试验的宏观规律与断口特征均验证了前文所建立的CFCG超载效应的定量描述模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双相不锈钢腐蚀磨损机理初探
路新春;姜晓霞;李诗卓;张天成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201-207.
摘要
PDF
(2762KB)
用稳态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α+γ双相不锈钢在69%H3PO4介质中的腐蚀磨损行为,并与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对比.TEM研究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中的γ相由于磨损变形促成高密度位错网络的胞状结构得到强化而具有优秀的耐腐蚀磨损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不锈钢过钝化-二次钝化的研究
宋光铃;曹楚南;林海潮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208-216.
摘要
PDF
(709KB)
通过对304不锈钢在较高电位下过钝化和二次钝化的稳态过程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的分析,认为不锈钢过钝化和二次钝化现象与膜/溶液(f/s)界面上的电化学反应有密切关系,并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解释了过钝化和二次过钝化膜在高电位下溶解速度高,而在开路自腐蚀电位下反而有较好的稳定性这一现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在含氯化物的碱性溶液中双相不锈钢的耐蚀性及表面膜的研究
夏彦杰;吴玖;杨慧莹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217-224.
摘要
PDF
(1760KB)
在90℃含Cl-碱性溶液中所研究钢种的电化学行为表明:00Cr18Ni5Mo3Si2(18-5)双相不锈钢耐一般腐蚀和孔蚀性能较0Cr18Ni9Ti(18-STi)奥氏体不锈钢更佳.碱液中的游离NH3、CO32-和HCO3-有缓蚀作用,S2-促使材料活化.EDAX、XPS及TEM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锈钢的表面膜均为多价的复杂氧化物膜,以CrOOH、Cr2O3为主要成分.18-5钢表面膜中Cr富集程度较18-8Ti钢高,膜的致密度及稳定性亦高,膜中的MoO3能有效提高钢的耐孔蚀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钛制硫酸铝蒸发器排管的腐蚀机理
刘小光;张树霞;邵景华;万平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225-230.
摘要
PDF
(452KB)
通过极化曲线、腐蚀失重、热壁钛管试件和长钛管的电化学测试以及氢脆试验研究了钛制硫酸铝蒸发器排管的腐蚀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钛的腐蚀是由于钝化膜破坏而造成的活性溶解和氢脆.钛在该体系中产生氢脆的临界电位为-270m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XPS分析结果证实了氢化钛的生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稀土铒和铬离子注入对电机护环钢SCC性能的影响
靳九成;谢中;吴翠兰;李建明;靳诰;钟庆东;王培大;龙奔;刘国宾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231-239.
摘要
PDF
(1412KB)
研究了解和铬离子高、中能量重迭注入对50Mn18Cr4电机护环钢SCC性能的影响.SCC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在QHJ-79标准硝酸盐介质中,离子注入试样的SCC出现时间(tf)比不经注入试样的延长了6倍以上,致钝和维钝电流密度下降了一个数量级;(2)在阴极充氢条件下,两种试样均对氢致开裂(HIC)不敏感,但离子注入可抑制氢诱发腐蚀.用AES-PRO、RBS、XPS-PRO、EDAX、金相及电化学方法分析讨论了护环钢在QHJ-79标准介质中的SCC机理和离子注入改善SCC抗力及抗氢锈发腐蚀性能的机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A3钢在人造污染介质中的大气腐蚀行为
王振尧;郑逸苹;刘寿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240-246.
摘要
PDF
(666KB)
采用于湿交替复合循环模拟大气腐蚀过程,研究了A3钢在含NaCl、Na2SO4、NaNO3、NaCl+Na2SO4和Na2SO4+NaNO3介质中的腐蚀行为.通过电化学测量,评价了A3钢及其在加速腐蚀过程中形成的锈层的电化学行为和锈层的保护性,并利用XRD分析了腐蚀产物的组成.试验结果表明,SO42-腐蚀性最强,Cl-次之,NO3-最弱,且有一定的钝化作用;A3钢在混合介质中的腐蚀行为不同于在单一介质中的腐蚀行为,每种介质在腐蚀的不同阶段分别起主要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Ti-N扩散障碍膜的组织结构及高温热稳定性
王家军;孙榆芳;叶锐曾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247-251.
摘要
PDF
(1850KB)
研究了多弧离子镀Ti-N扩散障碍膜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高温热稳定性.发现Ti-N膜表面存在大量颗粒物;颗粒物对Ti-N膜外磁控溅射涂覆的MCrAIX包覆型涂层的组织形态及性能有较大影响.X射线分析表明:Ti-N镀膜由δ-TiN、ε-TiDN、α-Ti等多相组成;δ-TiN呈明显{111}择优取向,但经扩散退火处理后,择优取向消失.1000℃热时效试验结果表明Ti-N膜的高温热稳定性良好,与基体及相邻MCrAIX镀层间不发生显著互扩散,因而可作为扩散障碍层用于抑止或减缓合金元素在GH220基体及MCrAlX涂层间的互扩散.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原位生成金属间化合物/Fe-Cr-Ni复合材料的耐蚀性
杨霓虹;柯伟;张玉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4, 14 (
3
): 252-253.
摘要
PDF
(815KB)
原位生成金属间化合物/Fe-Cr-Ni复合材料的耐蚀性杨霓虹,柯伟,张玉生(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0031)(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沈阳110015)1前言铬、镍和铝含量很高的铁基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大量均匀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原位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Fe-Cr-Ni复合材料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硬度,而且耐蚀性良好,同具有优良耐蚀性的Fe-Cr-Ni合金基体复合所形成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编辑部公告
More
»
腐蚀两刊2024年度杰出、优秀青年编委名单
2025-01-03
»
【会议通知】第十六届全国青年腐蚀与防护学术交流会暨第十八届全国青年腐蚀与防护科技论文讲评会第一轮通知
2024-10-12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增材制造与腐蚀专刊征稿启事
2024-10-12
»
2023年优秀审稿人及优秀青年编委名单
2024-01-19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增选名单发布
2023-12-14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开始使用我国自主科技资源标识CSTR
2023-08-18
»
EIS2022
2022-10-18
»
第十二届国际电化学阻抗谱会议邀请函 (第一次)
2022-10-18
»
第十二届国际电化学阻抗谱会议赞助支持与电化学监检测仪器、试验装备技术产品展示邀请函
2022-10-18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首届青年编委招募
2022-02-18
»
第十二届国际电化学阻抗谱会议赞助及展示邀请函
2021-12-21
»
第十二届国际电化学阻抗谱会议邀请函(第二次)
2021-12-21
»
2021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第二轮通知
2021-06-15
»
【会议通知】2021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
2021-04-21
»
【会议通知】第十一届全国腐蚀与防护大会通知
2021-04-21
微信公众平台
友情链接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