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89年, 第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9-02-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金属Ti的应力弛豫行为
夏月波;王中光
金属学报. 1989, 25 (2): 5-9.  
摘要   PDF (440KB)
工业纯Ti多晶体在不同拉伸形变量下的应力弛豫研究表明,应力弛豫行为与形变量有关。应力弛豫量Δσ在一定的应力范围内与应力的递降幅度无关,在固定的弛豫时间t_R内与弛豫开始时的应力水平σ_(ao)有关;反馈(临界)应力σ_c和流变应力σ_o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在小形变范围内,作用在材料内部位错上的有效应力σ~*随形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较大形变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共析Al-Zn合金非平衡扩散型相变内耗和模量特征
朱贤方;张立德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0-14.  
摘要   PDF (446KB)
研究了淬火Al-Zn共析合金中非平衡Spinodal预相变和后继的不连续转变低频内耗特征和模量效应。在非平衡Spinodal预相变中,观察到存在着与大幅度长波长的静态浓度波相联系的Spinodal失稳并没有引起局部模量软化效应。Spinodal预转变共格性的出现与消失和不连续转变中相界面面积的最大值,引起各自相应的时效内耗峰,但与峰相应的模量软化效应并未发生。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掺Cu的RECo_5型金属间化合物电子结构
刘森英;高哲;李铿;李俊清;王崇愚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5-21.  
摘要   PDF (508KB)
基于合金元素的晶位占据特性,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研究非磁性元素Cu作用机制的模型体系,计算了它们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Cu置换2c晶位Co导致体系能谱向浅势阱移动,能隙减小,原子间电荷重新分布,并产生了新的由杂质贡献的态;分波局域态密度给出了体系中各原子间的轨道相互作用。对Hellmman-Feynman力的分析表明:Cu置换2c晶位Co显著降低了体系的热膨胀各向异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硼的Cu-Zn-Al合金中母相晶粒度和有序度对M_s的影响
吴建新;江伯鸿;徐祖耀
金属学报. 1989, 25 (2): 22-28.  
摘要   PDF (561KB)
研究了母相平均晶粒尺寸和有序度对Cu-25.62Zn-3.97Al-0.0018B(wt-%)形状记忆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点的影响。从相变热力学出发,得到马氏体相变点和晶粒尺寸的平方根的倒数成线性关系,并且随晶粒尺寸增大,马氏体相变点升高,与电阻法测得的结果符合很好。运用Landau理论,得到马氏体相变点和母相有序度的定量关系式,与X光衍射和电阻法试验的结果符合较好。求得试验用合金母相DO_3有序化的激活能约为46kJ/mol。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双相钢中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分析
沈显璞;张杰;吴宝榕;雷廷权
金属学报. 1989, 25 (2): 29-33.  
摘要   PDF (369KB)
本文根据双相钢中马氏体显微组织及相变特点,通过热力学分析,提出双相钢中马氏体相变驱动力及M_3点表达式。用膨胀仪实测了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_s及终了温度M_f,实测的M_s值与理论计算值符合较好。发现M_s和M_f值不仅与马氏体含碳量有关,而且随铁素体含量的增加而上升。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几种结构钢的回火贝氏体脆性
胡光立;刘正堂;王平;华文君;康沫狂
金属学报. 1989, 25 (2): 34-39.  
摘要   PDF (1178KB)
本文研究了15CrMnMoV,18Mn2CrMoB,18Cr2Ni4W,30CrMnSi,30CrMnSiNi2及40CrMnSiMoV等结构钢获得贝氏体组织后,于一系列温度回火时的组织与性能变化,重点探讨了回火贝氏体脆性的表现行为和形成机理。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钢的显微组织对Cd脆敏感性的影响
唐执忠;刘民治;肖耀天
金属学报. 1989, 25 (2): 40-44.  
摘要   PDF (1245KB)
本文采用30CrMnSiNi2A钢在等屈服强度条件下对比不同显微组织与Cd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回火马氏体(M_T)的Cd脆敏感性最大,(M_T+B_L)混合组织次之,下贝氏体(B_L)最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单晶铌的循环变形研究
林栋梁;吴建生;陈贤芬
金属学报. 1989, 25 (2): 45-50.  
摘要   PDF (1625KB)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Nb单晶循环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及位错组态。和单向变形相比较,单晶在循环变形后都有应力不对称现象,拉伸时的应力小于压缩时的应力。循环硬化曲线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快速硬化阶段和饱和阶段。初始阶段位错组态为密集的位错网络和碎块状的位错圈。快速硬化阶段出现条带状的位错缠结。饱和阶段的位错组态为条带和条带之间的螺位错,塑性变形主要通过条带间的螺位错往复运动来实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平面应力条件下弹塑性材料的起裂与裂纹稳态扩展
庄韬;王中芳
金属学报. 1989, 25 (2): 51-55.  
摘要   PDF (1062KB)
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的弹塑性裂纹体在平面应力条件下的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采用滑移线浸蚀以及断裂力学的试验方法,研究了该条件下的起裂和稳态扩展现象。结果表明,在裂纹尖端存在着HRR近程场以及取决于试样几何类型的远程场。起裂由单参数J控制,而稳态扩展行为则受远程应变场影响,不能由单参数描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动态应变时效对奥氏体不锈钢纯弯疲劳强度的影响
陈文哲;钱匡武
金属学报. 1989, 25 (2): 56-60.  
摘要   PDF (1345KB)
本文着重研究了动态应变时效(DSA)预处理对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室温纯弯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DSA预处理显著提高材料纯弯疲劳强度,其强化效果随预应变温度和预应变量的增加而提高,其疲劳极限比固溶态提高87%,比相应的冷变形态提高20%。金属薄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材料经DSA预处理后,形成了均匀、高密度、稳定的位错网络结构。在随后的疲劳过程中,它们有效地抑制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碳铁合金马氏体的一些特征
刘禹门;贺志荣
金属学报. 1989, 25 (2): 61-64.  
摘要   PDF (544KB)
应用光学显微术及透射电子显微术和B-M表象晶体学理论对60和60Si2Mn钢中马氏体的形态、亚结构与晶体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中碳铁基马氏体的平均惯习面为{225}_f。铁基马氏体的微观惯习面为{111}_f。实测惯习面、取向关系及切变方向等与利用Bain应变及(100)[011]_f点阵不变切变系按B-M理论计算的结果一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15Cr-25Ni合金晶界特征与蠕变行为
张俊善;陈卫星;曹智本
金属学报. 1989, 25 (2): 65-70.  
摘要   PDF (1787KB)

在两种不同晶界状态下研究了Fe-15Cr-25Ni合金蠕变行为。单相合金表现出典型的回复蠕变行为,而在晶界上密集析出碳化物时蠕变速度大大降低,蠕变规律也和单相合金明显不同。沿晶界析出密集排列的碳化物时,晶界附近位错密度高,亚晶细小。对两种晶界状态下的蠕变机制进行了讨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4Cr14Ni14W2Mo钢氮化层剥落机理的探讨
孙旭东;李见
金属学报. 1989, 25 (2): 71-73.  
摘要   PDF (858KB)
热轧态奥氏体钢4Cr14Ni14W2Mo氮化层的剥落倾向与接受氮化的表面在原棒材的取向有关。发现本试验钢料的晶粒中存在大体上呈平行排列的位错墙,而且不同晶粒的位错墙也大体上呈同向顺列的排布。当接受氮化的表面与这种位错墙近于平行时,在该表面上将形成易于剥落的厚的白亮氮化层。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淬火在Cu-Zn-Al合金马氏体中引入的一种新缺陷
朱敏;杨大智
金属学报. 1989, 25 (2): 74-76.  
摘要   PDF (1150KB)
本文报道了Cu-Zn-Al合金中18R马氏体里存在的一类新的面缺陷。实验结果的统计表明,在由高温直接淬入冰水中的样品里,马氏体中常出现非基面上的层错。衍衬分析证明,这种层错常位于(125)_M面上。通过对晶体结构和处理条件分析,提出了这种层错出现的机制,并给出了层错的结构模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Ni-Ti合金中双程形状记忆速动相变的研究
罗来忠;张进修;林光明
金属学报. 1989, 25 (2): 77-78.  
摘要   PDF (167KB)
利用应力对双程形状记忆合金中相变驱动力的制约作用,在Ni-Ti合金中实现了不需附加机构的速动相变和速动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快速凝固Fe-C-Sn合金的显微组织
章靖国;张小岷;林一坚;柯俊;陈兰英
金属学报. 1989, 25 (2): 79-81.  
摘要   PDF (1093KB)
研究了经激光表面熔化处理的Fe-4%C-10%Sn合金的显微组织,发现在激光熔化区上部存在一种非晶相,而在其底部存在由α-Fe和一种bct相组成的显微组织,在熔化区其它区域存在含细小孪晶的马氏体。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晶α-黄铜在单轴拉伸实验中加工硬化过程X射线分析
滕凤恩;王煜明
金属学报. 1989, 25 (2): 82-84.  
摘要   PDF (254KB)
本文用X射线衍射线形付里叶分析法,得到了含31.55%Zn的黄铜板在室温经不同变形后,位错密度ρ和位错排列参量M随外加应力σ_a大小的变化规律,可以进一步了解范性形变中的加工硬化理论。提出了长程应变与短程应变交替硬化的观点。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等离子条件下碳燃烧动力学的研究
杜鹤桂;刘新
金属学报. 1989, 25 (2): 85-88.  
摘要   PDF (298KB)
本文设计了一套研究空气等离子与碳(石墨)燃烧动力学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在空气源等离子条件下碳燃烧的活化能随温度而变化,不同温度范围内测得活化能分别为:74.780kJ/mol(900—1560K)和44.720kJ/mol(1560—2100K)。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VD反应器传输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
贺友多;Y.SAHAI
金属学报. 1989, 25 (2): 89-94.  
摘要   PDF (510KB)
提出了一个同时表示CVD过程的气体流动、温度分布和物质传输的三维数学模型。应用这个模型预报了在含有SiCl_4的氢气流中沉积出Si的锥台式反应器中的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所得的结果有助于增进对这类反应器中的传输过程的认识,模型亦可用于设计参数的最优化,诸如入口流量,锥台倾角等。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定向反应合成高T_C超导化合物YBa_2Cu_3O_x
樊占国;冀春霖;王魁汉;崔传孟;刘素兰
金属学报. 1989, 25 (2): 95-99.  
摘要   PDF (371KB)
提出定向反应合成过程制备液氮温区超导化合物YBa_2Cu_3O_x;报道了制备零电阻温度为90—94.5K,ΔT=1K的YBa_2Cu_3O_x的试验结果;试验确定并讨论了Y_2Cu_2O_5-CuO-YBa_2Cu_3O_(6.5)-Y_2BaCuO_5区域内的相平衡关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钢中碳活度对碳化物覆层扩散处理动力学的影响
郝士明;孙荣耀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00-103.  
摘要   PDF (1108KB)
本研究选用了几种在扩散温度下为单相奥氏体的钢种,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测定了碳化物层的生长速度,并计算了各钢在处理温度下的奥氏体碳活度。结果表明,碳化物层的厚度与奥氏体中的碳活度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从而证明了碳化物层生长动力学的控制因素是钢基体中的碳活度而不是碳浓度。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La在液态Al-Si合金中的扩散研究
杨振国;杜维玺;杜森林;刘素兰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04-108.  
摘要   PDF (449KB)
本文用阳极溶解计时电位法,对稀土金属La在液态Al-Si合金中的扩散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973K,La浓度18.0×10~(-4)mol·cm~(-3)时,La在Al-5.2wt-%Si合金液中的扩散系数平均值DLa(Al-SI)=(0.91±0.01)×10~(-5)cm~2·S~(-1)。在953-1053K温度范围内,求得La在合金液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间存在下列关系: lgDLa(Al-SI)=-1.78×10~(-3)-4909/T同时求得扩散激活能Q=94.00kJ·mol~(-1)。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对Sr在某些条件下的扩散系数也进行了测试。通过La,Sr扩散数据的比较,分析了变质元素的扩散对变质过程中出现的潜伏期,临界冷却速度等问题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Cr-Mo三元系高温区的金属间化合物及其生成反应
刘世程;浜口由和;桑野寿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09-115.  
摘要   PDF (627KB)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Fe-Cr-Mo三元系高温区金属间化合物的成分范围和温度范围,对Fe-Cr-Mo三元系1250℃等温截面以及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反应进行了讨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Nd-Fe-B三元系相图的研究 Ⅰ.室温等温截面
张宁;罗阳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16-120.  
摘要   PDF (1309KB)
观察了Nd-Fe-B三元合金铸态与均匀化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并进行了微区成分分析和物相鉴定。确定了Nd-Fe-B成分三角在室温下的各个平衡相区,绘制了该三元系在室温下的等温截面相图。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Nd-Fe-B三元系相图的研究 Ⅱ.过Nd_2Fe_(14)B点的等硼和等Nd垂直剖面相图
张宁;罗阳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21-127.  
摘要   PDF (1562KB)
根据差热分析测量的相变点和铸态样品的金相观察及微区成分分析,绘制了通过Nd_2Fe_(14)B正分点的等硼(B=5.88at.-%,Nd≤45.41at.-%)与等钕(Nd_2Fe_(14)B-Nd_(1.1)Fe_4B_4)两个三元垂直剖面相图。证明合金液相冷却时,四方结构的Nd_2Fe_(14)B和Nd_(1.1)Fe_4B_4是经包晶反应析出的,而不是固液同成分析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可锻铸铁白口组织对石墨化的影响
张希俊;陈永民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28-132.  
摘要   PDF (1757KB)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Si-Bi-Al复合孕育处理的可锻铸铁石墨化退火前的白口铁试样。观察结果表明,与用常规孕育处理的试样比较,其组织中珠光体层片排列出现紊乱、重叠、弯折等现象,同时位错密度显著增加。经热处理试验证实,这种试样在奥氏体转变温度(720℃)以下连续保温能迅速实现完全石墨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熔盐钎剂与铝氧化膜的相互作用
张启运;刘淑祺;章于华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33-136.  
摘要   PDF (335KB)
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了铝氧化膜与熔盐钎剂的作用行为。结论指出:铝钎焊过程中铝氧化膜的溶胀是由于钎剂中的Li~+挤入氧化膜γ-Al_2O_3氧骨架中八面体或四面体空隙,从而撑大了氧骨架所致;含F-钎剂作用γ-Al_2O_3后,显著提高了它的结晶度,导致膜强度的下降并易被破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普适X射线无标定量相分析法的数据处理
林树智;张喜章;王文忠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37-142.  
摘要   PDF (420KB)
普适无标法中系数A_(isP)的准确性与所选参考相有关。本文给出了参考相选择的判据。当提供测量的样品数目多于样品所含相的相数时,应用最小二乘法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可满足一般定量相分析的要求。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氮离子注入钢表面碳层的研究
余镇江;杨得全;谢燮;阎荣鑫;范垂祯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43-145.  
摘要   PDF (236KB)
本文对四种相同能量、不同剂量氮离子注入的GCr15钢表面形成的石墨碳层进行了Auger研究。Auger剖面谱图的结果表明此碳层厚度与氮离子的注入剂量成正比。与摩擦磨损实验结果比较,发现摩擦系数在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初期,小于0.20,即离子注入过程中钢表面形成的碳层有助于减小摩擦系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硼对铁基非晶材料抗H_2S腐蚀性能的影响
胡汉起;杨忠寿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46-148.  
摘要   PDF (244KB)
以硼代替部分碳可以大大改善铁基非晶的耐蚀性,尤其是在饱和H_2S的酸性介质中其耐蚀性有显著提高,借助XPS分析发现硼在非晶表面富集形成B_(10)H_(14)化合物,抑制了氢向基体内部的扩散,降低铁基非晶材料的氢致破坏敏感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固态Cu-Al合金中Al活度的测定
张千象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49-151.  
摘要   PDF (656KB)
用固体电解质电池在1000℃下研究了固态Cu-Al二元系中Al的活度,Al的摩尔分数为0.0234到0.327。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V-Ce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研究
唱鹤鸣;杜挺;余景生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52-154.  
摘要   PDF (193KB)
本文研究了在1550—1650℃Fe-V-Ce溶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溶液中微量O,S与Ce建立平衡。已求得Ce与O,S反应的平衡常数。Ce_2O_2S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及Ce与V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g-Cu-Ge三元系液相限
刘淑祺;易涛
金属学报. 1989, 25 (2): 155-156.  
摘要   PDF (140KB)
用DTA法研究了Ag-Cu-Ge三元系液相限,测定了13个多温截面。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