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首页
金属所系列期刊
联系我们
English
快速检索
引用检索
图表检索
高级检索
最新录用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热点文章
|
虚拟专辑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期刊订阅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关于期刊
»
期刊简介
»
编委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基金资助
»
获奖情况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远程编辑登录
当期目录
More>>
1994年, 第3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1994-09-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论文
Select
Fe-C合金贝氏体铁素体的相变基元与类马氏体形貌贝氏体的形成
俞德刚;朱钰如;陈大军;唐晓宏;张惠娟
金属学报. 1994, 30 (
9
): 385-393.
摘要
PDF
(700KB)
本文从多方面研究观察再次证实贝氏体铁素体相变基元的存在,相变基元为切变相变基元,并提出其形态示意图。在Fe-C合金中,本文观察到正三角型、交叉型、“N”型和蝴蝶型类马氏体形貌贝氏体。在交叉型贝氏体中,发现基元相对滑移的、相互脱节的、形成“束腰”的和互换生长取向的交叉型贝氏体,交叉效应直接体现于相变基元的活动行为,相应提出其活动行为示意图。导致交叉的应力场是切变相变剪切应力集中应力场,贝氏体交叉的形成是切变应力-应变诱发贝氏体转变的结果。在应变诱发贝氏体转变时,相变驱动力的补偿与奥氏体所发生的真实应变的平方成正比,两贝氏体铁素体碰撞非常猛烈,承认其形成方式为切变型可得到说明。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Ni_3Al-Cr-Zr-B-Mg合金的高温晶界脆性
杜国维;王政;张德志;肖纪美
金属学报. 1994, 30 (
9
): 394-398.
摘要
PDF
(327KB)
应用电镜及X线衍射技术,研究了高温下Ni_(75)Al_(16.6)Cr_(7.84)Zr_(0.45)B_(0.1)Mg_(0.01)合金晶界失效行为。经1180℃保温,由于偏聚晶界区Mg含量(at.-%)达15-19。同时Zr含量(at,-%)明显增大可达28-33;并观察到局部晶界共晶熔化现象。通过1000℃固溶及变温热循环处理,合金中晶内出现CrN相沉淀,沿晶界有Cr2(C,N)相析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NiAl合金的高温形状记忆效应
程天一
金属学报. 1994, 30 (
9
): 399-403.
摘要
PDF
(315KB)
观察到Ni-34.6at.-%Al薄带单程和双程形状记忆效应(SME),单程SME发生在300℃以上并具有很好的形状恢复率(100%)。经高温退火后合金中产生了体积分数为16%的延性γ′-Ni_3Al沉淀相、延性和韧性有进一步改善,同时发现退火后的薄带也具有良好的单程和双程高温SME。结果表明富Ni的NiAl有可能成为新型高温形状记忆合金(SMA)。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单向、双向记忆合金的相变热测定
谭树松;徐惠彬
金属学报. 1994, 30 (
9
): 404-408.
摘要
PDF
(373KB)
用DSC-7研究了CuZnAl单向、双向记忆合金的相变潜热,发现:单向、双向记忆合金相变过程的DSC曲线形状各异,单向记忆合金的DSC曲线为犬牙状,有多个峰;而双向记忆合金的DSC曲线只有一个峰。在相变热的大小上,单向记忆合金的相变热比双向记忆合金约大1/4。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TA2/A3爆炸复合界面微观断裂机制的SEM原位研究
杨扬;张新明;李正华;李青云
金属学报. 1994, 30 (
9
): 409-415.
摘要
PDF
(617KB)
借助SEM对TA2/A3爆炸复合界面(包括细小波状界面,中波界面及具有再入射流熔块的大波界面)的微观断裂机制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复合界面微观断裂机制是:微裂纹在波头夹杂或再入射流熔块内及熔块和基体界面处萌生,并在裂尖应力场作用下沿与外载垂直方向扩展。同时,沿TA2/A3界面产生微裂纹并在外载作用下,相互连接而扩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层状组织对双相TiAl合金裂纹扩展的影响
陈明伟;林栋梁;陈达;石建东;邹敦叙;仲增墉
金属学报. 1994, 30 (
9
): 416-421.
摘要
PDF
(487KB)
在TEM下原位观察了双相TiAl层状组织对裂纹扩展的影响,发现裂纹尖端的钝化以及裂纹的扩展方式与裂纹和片层界面的夹角有关。当裂纹接近平行片层界面时,主裂纹前端有微裂纹产生,此时剪切带韧化机制起主导作用。而当裂纹垂直于片层界面以及介于平行与垂直之间时,片层界面对扩展裂纹的阻碍、界面滑移造成的裂纹尖端钝化是层状组织韧化TiAl合金的主要原因。依据裂纹形核的位错理论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ZMl Mg合金的表面滚压强化
冯忠信;张建中;陈新增
金属学报. 1994, 30 (
9
): 422-426.
摘要
PDF
(347KB)
研究了表面滚压对ZM1Mg合金疲劳强度和疲劳缺口敏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滚压可使其光滑疲劳极限提高57%,缺口疲劳极限提高200%,大大降低疲劳缺口敏感度,使q出现负值。hcp的ZM1Mg合金滚压时以滑移和孪生方式变形和形变强化,引入高的残余压应力,有利于提高缺口疲劳极限和降低疲劳缺口敏感度,形变强化有助于发挥残余压应力的有利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循环应力幅和平均应力对Ni_3Al(B)合金高温疲劳寿命的影响
李钢;郭建亭;王中光;李辉;师昌绪
金属学报. 1994, 30 (
9
): 427-430.
摘要
PDF
(278KB)
本文研究了高温下呈现脆性的多晶Ni_3Al(0.6at,-%B)合金的高温疲劳性能。载荷控制的拉-拉疲劳实验在450℃及空气条件下完成。通过固定所有实验中最大拉伸应力值,而改变不同实验中最小拉伸应力值的方法,可区分循环应力幅或平均应力及其交互作用对材料损伤的影响。本实验获得的循环应力幅及平均应力与循环寿命的关系曲线呈现“S”形。本文初步分析了上述实验现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编辑部公告
More
»
喜报!《金属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2024-12-09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2024-06-24
»
《金属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成立
2023-12-26
»
《金属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委员招募
2023-09-27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持续第一
2023-09-27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创新高,进入Q2区
2023-06-29
»
1.797:《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取得新突破
2022-08-24
»
《金属学报》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2021-07-31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突破1.0
2021-07-08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持续第一
2021-01-08
»
《金属学报》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2020-12-28
»
喜报:《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攀新高
2020-06-30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位列第一
2019-11-28
»
《金属学报》学术影响力持续攀升:两个学科第一(Q1区)、一个“最具”、一个Q2区
2019-11-25
»
2019年《金属学报》(中、英文版)联席编委会会议召开
2019-07-29
微信公众平台
友情链接